加入世貿以來首次敗訴 世貿裁定中國違規

標籤: ,

【大紀元7月20日訊】(大紀元綜合訊)世界貿易組織7月18日公布關於中國與美國、歐盟和加拿大三方汽車零部件爭端的裁決報告指出,中國對超過整車60%以上的進口零部件按整車徵稅的做法對進口汽車零部件構成歧視,違反貿易規則。這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首次在貿易爭端中敗訴。

世貿接納美國、歐盟和加拿大投訴,裁定中國向進口汽車零件徵收和新車一樣的關稅,違反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時答應逐步開放市場的承諾,要求中國履行世貿成員國責任。

歐美國家2006年向世貿投訴,指中國對占車價60%或以上的外國進口零件徵收大額關稅,變相逼使中外合資車廠或其他中國車廠使用中國生產的零件,亦鼓吹外國汽車零件公司把生產廠房轉移到中國,令歐美工人失業。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歡迎世貿組織成立的第一個針對中國的貿易糾紛仲裁小組作出的裁決,她指出中國對於美國和其他汽車零部件出口國施行的進口限制措施不符合中國的世貿組織義務。

這是世貿組織就美中一系列貿易糾紛案件作出的第一個譴責中國的裁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言人斯各特.埃爾默爾說:「汽車工業是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繼續努力,確保美國製造商和工人在這個產業和其他產業部門享有公開市場和平等競爭的權利。這個案例表明,當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採取的規則或產業政策影響到美國產品或服務業的公平競爭條件時,我們將不會坐視不理。」

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大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表示要在2005年將進口整車的關稅降到25%,在2006年把進口汽車零部件的關稅降到 10%。但是2005年4月,就在中國承諾降低汽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期限即將結束時,中國當局發佈了「進口汽車零部件構成整車特徵核定規則」,把大批量進口的汽車零部件的關稅提高到和整車同樣的水平。

2006年3月30日,美國和歐盟分別通知中國,將就中國限制汽車零部件進口的有關措施,正式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加拿大隨後也加入了美歐的行列。

美國、歐洲和加拿大申訴的主要理由是,中國只對進口零部件加稅而不對國產零部件加稅,違反了關貿總協定第三條的國民待遇原則;中國承諾將把汽車零部件的關稅降到10%,然後又對進口零部件加徵關稅,違反了關貿總協定第二條有關不得在承諾關稅之上加稅的規定;加稅的實際後果是增加了進口成本,從而迫使中國汽車廠商購買國產零部件,違反了關稅總協定有關不得強制推銷本地產品的規定。

美國和歐盟提出的申訴同時強調,中國提高對進口汽車零部件的關稅實際上也是對本國汽車零部件工業的一種變相補貼,使得中國本地產業享有不公平的競爭條件,違反了世貿組織「補貼和反補貼協定」第三條的規定。

面對歐美等國的指控,中國政府回應說,提高汽車零部件關稅的初衷是為了防止中國汽車廠商採取化整為零的辦法進口廉價零部件,然後再組裝成進口汽車,以達到變相逃稅的目的。但是汽車週刊的國際問題專家察爾德認為,中國的理由很難在世貿組織規則中找到任何依據。

他說:「中國現在是世貿組織成員國,而世貿組織在處理貿易糾紛過程中一向反對過度保護本國市場。在此之前,世貿組織曾處理過三次類似的有關汽車產業的糾紛案,結果都是告方勝訴。中國政府的做法與以往糾紛案中的敗訴的一方頗為相似。」

按照世貿組織的程序,中國如果不服世貿組織就申訴案作出的裁決,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提出上訴。美國汽車週刊國際版編輯察爾德表示,提出上訴只標誌著世貿組織框架內漫長的訴訟程序的開始。他預計中國將採取拖延戰術,走完所有的程序,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爭取到兩年以上的時間。(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7月18日紐約【都市簡訊】
違規售賣廢車   加卑詩汽車保險公司道歉
2008台灣生技月展覽24日展開
台立院三讀:政治獻金法增訂回溯條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