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無聲的癌症—壺腹癌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張君照

人氣: 10823
【字號】    
   標籤: tags:

一位72歲的李姓老太太,最近三個月發現皮膚變黃,小便有茶色尿,食慾減少,但是並沒發燒及腹部疼痛,而至醫院求診,經肝膽胃腸科醫師安排抽血、腹部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及內視鏡檢查,最後告知病患及家屬,其診斷為壺腹癌。

壺腹癌是什麼癌症?它長在人體何種部位,大部分的民眾對它都很陌生?前教育部長吳京因壺腹癌而過世,因此這個疾病才引起媒體及民眾的關注。

  壺腹癌,它是一種腺癌,位置是長在胰管與總膽管之接合處,稱為乏特氏乳頭(papilla, or ampulla of vater)。它的發生率占所有膽道癌的8%,占所有的壺腹周圍癌(包括總膽管癌、胰臟頭部癌、十二指腸癌及壺腹癌)的10%。其中男性比女性大約 3:1。尤其容易發生在50-70歲之年紀。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無腹部疼痛性之黃膽。另外也可能有噁心、嘔吐、解黑便之情形,少數會以急性胰臟炎表現。形成壺腹癌之可能原因有乏特氏乳頭先形成腺瘤,再進而變成腺癌。另外也可能與胰液或膽汁內有致癌物質有關。壺腹癌之治療,原則上以外科手術為主,若是屬於壺腹腺瘤則可能考慮用內視鏡切除。若是較進型性之壺腹癌則必須將部分胰臟頭部、十二指腸及周圍之淋巴結切除,對於無法開刀之病患則可以放膽道支架,合併化學治療以改善黃膽。壺腹癌平均5年之存活率約50%。相對於胰臟癌其癒後比較好。

總之,壺腹癌在初期沒有任何症狀,民眾若是發現有茶色尿、應儘早求醫。◇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