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遺產 亞非7奇入選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8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綜合6日外電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6日宣布,模里西斯的摩納文化區、沙特阿拉伯的石谷考古遺址、中國福建的土樓,以及伊朗的亞美尼亞修道院區被新列為世界遺產。

7日遺產委員會又選出三處新世界遺產,分別是柬埔寨建於十一世紀的印度教「普里維希神廟」、馬來西亞的古城麻六甲及檳城州首府喬治市,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庫科早期農業遺址」。

聯合國網站指出,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初期,許多被引進模里西斯種植甘蔗的奴隸,因不堪虐待而逃往該島西南部的摩納山區,形成小型聚落。摩納山因而成為奴隸的苦難、奉獻與尋求自由的象徵。

石谷遺址是沙國第一個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古蹟,也是約旦佩特拉南部納巴泰文明最大的保護區,它以一百餘個年代溯及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一世紀的古墓聞名於世。至於又稱為客家土樓的福建土樓,共六群四十六座,最早興建於宋朝。土樓與中原漢人避秦大遷徙有關,是深具特色的集體建築。

伊朗東北部的亞美尼亞修道院區,則是亞美尼亞文化流佈至亞塞拜然與波斯的主要樞紐,該處包含三座修道院,最古老的可溯及至西元七世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增至八百五十八處。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二十一名委員目前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召開年度會議,至10日會議結束前,該委員會將就另外四十個候選古蹟能否列為世界遺產進行評估。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都江堰水壩,在這次四川強震中,同樣也是災情慘重。
  • 【大紀元5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二十一日電)德國在台協會主辦的「德國世界遺產攝影展」今天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展出德國三十二處世界遺產照片及海報三十五幀,展期至六月八日止。
  • 【大紀元5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二十三日專電)針對日本官員今天宣布希望日本岩手縣平泉的文化景觀於今年七月登記為世界遺產一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的國際文化紀念物與史跡委員會(ICOMOS)今天建議延緩這項登記。這讓日本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和民間都感到相當沮喪,但仍期待能「逆轉勝」。
  • 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召開的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出決定,將中國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三十日專電)日本人在義大利被列為世界遺產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塗鴉的事件頻傳,除了岐阜市立女子短期大學學生及京都產業大學學生之外,現在又傳出一所大學棒球社團的監督被檢舉在該教堂塗鴉,校方認為該教練的行為極為可恥,今天宣布已將他解聘。
  • 【大紀元7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曼谷二日專電)世界遺產委員會今天在加拿大召開,柬埔寨擬爭取普里維希神廟列入世界遺產,泰國政府因行政法庭下達禁止令,無法執行泰柬簽訂的共同聲明,泰國外交部長諾帕多將飛往加拿大說明。目前泰柬邊境平靜,未出現緊張情勢。
  • 【大紀元7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曼谷三日專電)「金邊郵報」今天報導,數個工會威脅要抗議泰國逃避讓普里維希神廟列入世界遺產的聲明。不過,柬埔寨政府發言人喬甘哈迪則強調,柬埔寨政府不會容忍反政府的行動,讓神廟成為政治議題,也不會准許在泰國大使館前的遊行活動。
  • 當地時間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大紀元7月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七日電)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二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獨具特色的中國福建客家土樓被列為世界遺產。
  • 【大紀元7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七日專電)正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的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議今天決定,日本岩手縣的「平泉--以淨土思想為基軸的文化景觀」應「延緩登記」為世界遺產,這項審核結果形同它的「落選」。日本至今成功申請十四件世界遺產案,這次是首度未能順利過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