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市場機制 還是圖利機制?

林保華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8月10日訊】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後,他的財經大臣們扮演經驗老道的治國專才角色,高喊台灣經濟可以「馬上好」,甚至亂踩民進黨的執政成績;可嘆現在造成「民不聊生」與股市「哀鴻遍野」的正是他們。尤其在油價方面,他們一再喊出「尊重市場機制,一次漲足」的口號,把自己裝扮成自由經濟的捍衛者,顯得十分可笑與可悲。

「一次漲足」,結果分兩次漲,然而還是不足。明明外圍已經下跌,八月一號還要漲第三次,在輿論壓力下,被迫「苦」民所苦,忍痛不漲。但是又不甘心,改為每週調價,聲稱推遲一週再漲。問題是如果這一週外圍油價繼續下跌,那不是更沒有再調漲的理由嗎﹖否則外圍跌、台灣漲,這叫「市場機制」﹖

本來我認為由政府來制定油價的確不妥。問題是石油的經營由中油與台塑壟斷,本身就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在改變這個情況以前,就沒有真正的市場機制。也因為馬總統在當選總統後宣示價格只能新政府處理,石油價格幾個月的凍漲,因此要恢復外圍的猛漲而恢復調價時,就應該考慮各種因素,避免對經濟與民生造成重大衝擊,這是任何負責任的政府,尤其是民選的政府必須做的。現在該漲的不漲,將來該跌時也暫時不跌,兩者抵消,不是一樣,為何就是對「漲」字那樣有興趣﹖馬政府用「市場機制」作為遮羞布來實現圖利財團與特定集團的目的,這是甚麼「市場機制」﹖根本就是「圖利機制」。

台灣有多家掌控重要行業的國營事業單位,是過去威權體制的遺物,其情況就如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營大企業壟斷所謂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連加入WTO都還要保留政府在這方面的特權。台灣已經是民主國家了,怎麼可以與共產黨那樣掌控重要行業﹖民進黨政府掌權後,也在努力將它們民營化,無奈積垢太深,情況太複雜而成效不大,如今威權體制有復辟之勢,改造更待何時﹖最近台灣股市翻江倒海,難道就沒有它們的影子與政府官員的行政干預﹖

瑞士信貸亞洲首席投資分析師陶冬說,台灣要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短期可能純屬空談,因為光是國人「自己的錢要轉出去,都要經過重重關卡」。其實就是股市的升停板與跌停板,哪裏是市場機制﹖

台灣的政壇經壇情況已經是黑金揮之不去,完全執政有完全腐敗之虞,如果連陽光法案都通不過而要建造金融中心,祇怕是建成黑金中心,那才可怕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保華:馬英九和國民黨是甚麼關係﹖
林保華:中國製造的北京恐怖奧運
林保華:從胡佳到楊佳,從黃琦到……
林保華:香港主權轉移11週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