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消費革命:體驗行銷的魅力(3)

帶來業績,也贏得好感

大衛博克林&博妮絲坎那 / 著

人氣 10

體驗行銷帶來銷售業績,也贏得消費者好感,這使美心餐飲集團(Maxim)忙著設立品牌咖啡廳,推廣「美心體驗」。也正是基於這個理由,Firefly行動電話公司推出專為孩子設計的手機(手機上並無鍵盤,只有一個與爸、媽通話的直撥按鈕,還有幾個可以由父母輸入程式的按鍵)。使用這種色彩鮮艷、能發螢光的電話,能獲得Firefly贈送的品牌螢光棒與泡沫蝙蝠。迪士尼也因此在時代廣場建了一個25×25呎的雪球,為《納尼亞魔法王國》首映進行促銷:在這個模擬片中雪景的雪球中走過,就像穿過《納尼亞魔法王國》情節中的魔衣櫥一樣。

這類環境與現場活動,也激起商店的強烈迴響。鮑伯.康諾利(Bob Connoly,當時擔任渥爾瑪行銷長)曾說:「我們不是在做市場推廣,我們自己就是市場。」他呼籲加盟業者要有「零售娛樂」(retailtainment)的構想,例如,他們可以請「Axe Angel」樣品分送團隊,或Suave贊助的秀場,在店內或商店附近辦活動。

美國業者Coty Beauty的紅色雙層巴士,於是停在沃爾瑪的停車場,分送真實或虛擬化妝品(品牌代表為出現在電腦螢幕上的來賓面容作數位化妝),還將化妝師使用的Rimmel化妝品列印清單,分送來賓。二○○五年,拜這些打印清單之賜,參與活動的沃爾瑪分店化妝品銷售推高三二%。VIZ Media在沃爾瑪賣場外,設了一座有九十二個座位的活動劇院,讓消費者一窺即將首映的動畫片《犬夜叉第三彈:天下霸道之劍》(Inuyasha The Movie 3: Swords of an Honorable Ruler),同時在賣場內出售影片DVD。為支援《星際大戰第三集》專賣產品的發行,Hasbro、Frito-Lay、M&M Mars、百事,與Kellogg’s,在四百處沃爾瑪停車場分送了 三百五十多萬件產品。

業者並非不擇觀眾、隨處推出秀場,他們在地點選擇上花了許多研判工夫,希望吸引最可能的顧客。電動工具業者Bosch Power Tools很了解展示地點的重要性,它將三個三十呎長的工作站送上卡車,載往工地現場、商展會場、NASCAR賽車場,以及家得寶與Lowe’s這類業者的停車場。

Whole Foods推出Lamaze班,教導孕婦應避免哪些食品,如何為嬰兒準備餐食。Equal的機動咖啡舖,選在強調品味生活的活動現場停下,工作人員會向在場人士送上Equal的咖啡與茶,還附贈海關發行的Zagat旅遊指南,指南上清楚顯示享用咖啡類飲品的最佳去處。

為打響「撿自己的垃圾」頒獎活動(Pick Your Own Stinkin’s Prize),Yahoo!派出一輛經改裝的垃圾車(車身漆著Yahoo!的顏色,車頂還有休息區),開往音樂會現場。寶僑帶著它的Therma-Care熱敷包,前往職業高球公開賽、園藝俱樂部、滑雪場等可能有人受傷的場所。
問題是,滑雪場上滿載興致勃勃又多金的滑雪人,在這裡,多的是享樂,少的是痛苦。而且這些日子以來,廣告與樣品分送活動更加熱鬧滾滾。M&M與Mars的代表,會在登山纜車售票窗口分送免費Snicker巧克力。飲品業者SoBe Beverages在佛蒙特州魯洛(Ludlow)的奧基莫山(Okemo Mountain)設有super-pipe雪地滑板贊助專區。

美國運通在附近的史翠頓山(Stratton Mountain)擁有一個同名登山纜車。Anheuser-Busch在Steamboat舉辦百威淡啤酒牛仔下坡道(Bud Light Cowboy Downhill)滑雪賽。在洛磯山脈滑雪勝地維爾(Vail)的滑雪客,在看完一項車體結構展示以後,還可以參加贈品為富豪汽車的抽獎。在山王吉普車(Jeep King of the Mountain)職業滑雪與雪地滑板競賽中,選手從一個狀似吉普車的門中躍身而出。

而富豪車廠也在滑雪勝地各處山區陳列它的新車,還用樂高積木搭成與實物一般大小的模型車(模型車由樂高園贊助),以提升它重視家庭的親和形象。以至少十萬美元存款在嘉信銀行開新帳戶的顧客,可獲嘉信提供的免費滑雪課、登山纜車票,與度假贈禮。
由於消費者已經證明,若能獲得免費好處,他們願付出全部注意力,有些行銷人已經採取行動,向潛在顧客提供令他們喜出望外、頗具價值的服務,等他們上鉤後再展開推銷攻勢。

自二○○○年起,Archer Daniels Midland一直在全美各地藥房外,為人提供免費骨密度檢測,以促銷它在許多營養補劑中添加的大豆異黃酮素Novasoy。為推銷它的Koala Fit-grip,寶僑訓練的專業人員出現在托兒中心,確使家長們車上的兒童座椅裝置得安全。在進行座椅安全檢察的同時,他們會與家長大談新型紙尿片,並趁機送一些紙尿片折價券。摩托羅拉為芝加哥坐辦公室的職工提供免費擦鞋服務,不過他們坐著享受擦鞋時,得聽一段摩托羅拉無線產品的廣告。

研究顯示,現場活動行銷對食物與飲品、電腦與其他軟體、手機,以及汽車最有效。車商發現,要使潛在買主對一輛汽車產生興趣,卻不必感受展示間的壓力,現場活動行銷是非常好的辦法。而與家用以及醫療保健產品的互動,特別能使女性消費者動心。有趣的是,在展示一項產品的體驗行銷過程中,聽過、但從未嘗試這項產品的參與人,比已經使用過這項產品的人更容易融入。

為品牌營造現場活動、環境,或展覽,能使最無趣的產品也變得生氣蓬勃。當然,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添加戲劇效果,使產品有趣。泰斯蒙說:「消費者所以願意參與,是因為他們想找笑得人仰馬翻的樂子。」

為推銷它的ThankYou Network,讓消費者知道它的支票帳戶產品與眾不同,花旗銀行在紐約中央車站辦了三天活動,活動項目包括技術競賽、機械衝浪板,與日本相撲秀等等。過往行人若能在活動現場架設的迷你高爾夫果嶺(花旗ThankYou獎品目錄上的各式高爾夫產品,就擺在果嶺附近)擊出一桿進洞,可以贏一張十美元禮券,供他們在星巴克、Best Buy,與Barnes & Noble這類零售賣場使用。若能在一分鐘內,在臨時投球賽場將球投入一定數目的籃,可以獲贈五美元禮券。能在機械衝浪板站足一分鐘而不摔下來的人,也能得一張五美元禮券。在紐約市的十處花旗金額中心,花旗也推出這項活動的迷你版。@

摘自 《新媒體消費革命》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媒體消費革命:你非看不可的戶外廣告(上)
媒體消費革命:你非看不可的戶外廣告(中)
媒體消費革命:你非看不可的戶外廣告(下)
媒體消費革命:體驗行銷的魅力(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