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醫辨證施治顯奇效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2008年8月16日,《中醫養生收益一生》的作者,中醫師胡乃文在多倫多大學市中心校園,做了一場「健康百歲不是夢」演講。胡醫師講解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道理,以及養生的要訣。

中醫辨證論治顯奇蹟

胡醫師在演講中特別強調中醫的辨證論治。比如西醫認為的癌症,在中醫師眼中可能是另外一種病。
  
胡醫師講起他十多年前在台灣行醫時的一個例子。當時有一名被西醫診斷患了絕症——黑色素癌的病人來找他。他對病人檢查後,發現病人的「癌」長在臉上,口腔內還有潰瘍,他判斷毛病是出在胃經上,是「胃火、胃熱」。病人吃了胡醫師開的「降胃火」的藥就好了。
  
「我不是說我治好了病人的『癌症』,我只是治好了我認為他所患的病。」 胡醫師說。
  
現場有一名專程從滿地可來參加講座的陳女士,她曾經讓胡醫師治過一次病,她對記者說:「胡醫師治好了我的病,真是太高興了。」
  
這位今年60歲的陳女士,患高血壓和糖尿病已經10年了,一個月前經朋友介紹來多倫多找胡醫師看病,胡醫師給她開了6服中藥。
  
「我喝了5服藥就好了,血壓穩定在140。」陳女士說,「為了鞏固療效,我在滿地可又按藥方多抓了2服藥,一共喝了8服藥。」
  
陳女士表示,因為糖尿病,她原來4小時不吃東西,就會兩手發顫,現在6小時不吃也沒有問題。
  
陳女士決定要看中醫以後,試過很多中醫都不行,還曾經回到中國去看中醫。這次胡醫師不但治好了她的高血壓和糖尿病,連腳趾麻痺的老毛病也治好了。
  
「我左腳第4個趾一直麻痺,用手碰它沒感覺,就像不是自己的那樣。」陳女士說,「後來左邊嘴角也開始有點麻痺,會不自覺地流口水。」
  
陳女士說她是在醫生家庭長大,知道這些可能是半身不遂的先兆。
  
「我真是太幸運啦。」陳女士說。

中醫養生 自然治病最好

  
中國古人對治病有這樣的認識: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其實,它講的就是自然養生,保持健康之道。
  
胡醫師表示,《黃帝內經》就是一本教人養生不生病的書。好的音樂、畫作、文藝表演和好書,都能使人身心受益。
  
胡醫師講了他對養生的看法:「養生首先是修養心性,這是最重要的」,比如最近台灣社會上在做的講好話活動,就是認識到了這個重要性。「如果不能在修養心性上做得完全」,那就要做正常的運動,華佗也說過,身體應使其多勞動,但不能「使極」,不要過度的意思。如果這個也做不到,就得要注意正常飲食,不要太過、不要不及。萬一都做不到,還是會生病,就要找個好醫生,但無論怎樣,自然的療法是最好的。
  
講到自然療法,胡醫師詳細介紹了神門、椎體、肺2、足三里、曲池、手三里等穴位在自我治療疲勞、頸背腿僵硬、腰痛、腹脹等症狀以及保健中的作用,還演示了簡單易行的手法。比如按摩肺2穴,會使人感到吸入的空氣特別清新,吸煙的人經常按摩此穴,會感到煙味很難受,能幫助戒煙。
  
講到修養心性,胡醫師舉了一個例子,2002年的一期美國心臟病期刊介紹了打坐,其中說到一個銀行家每天堅持打坐30分鐘。當給他注射一種交感神經興奮劑後,他的心跳不但沒有加快,反而在打坐中減慢。這表明打坐能抑制交感神經的興奮,使人消除緊張。現在,美國人把打坐稱為東方的智慧。

中醫的起源可能與打坐冥想有關

  
有現場聽眾問中醫是如何發現穴位的。
  
胡醫師講了2個版本。一個是:據說很古遠之時,有一名樵夫,一天他感到腰痛,但還是要上山打柴。他不小心在山坡摔了一跤,感到腳上被硬物頂了一下很痛,但他的腰痛卻好啦。後來他發現腰痛時按腳上同一個地方就會好,這就是穴位。
  
另一個版本是,古代的醫生都練打坐,有可能開發了透視的特異功能,醫書上也有記載。他們在打坐冥想中看到了人體內的經絡形式及穴位。
  
胡醫師說他在打坐中,「感覺到經絡的存在,這種經絡和奇經八脈的互相關係。只是前人沒有明說而已。」
  
8月30日,胡醫師在多倫多北約克中心圖書館還有另外一場講座。時間:12:30pm-4:30pm。地點:Room 1, North York Central Library, 5120 Yonge St.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