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雅:前馬共總書記陳平 申請回國被拒

卓雅

人氣 20
標籤:

【大紀元8月26日訊】編者按:六月二十日,馬來西亞駁回上訴,不允許八十四歲的前馬共領導人陳平返回大馬定居。根據陳平回憶錄記載,可清楚看到蘇共和中共在馬共背後的扶持作用。馬來西亞共產黨堅持武裝鬥爭數十年,破壞極大,成為東南亞地區的亂源。

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日,馬來西亞檳州上訴庭駁回前馬來西亞共產黨總書記陳平的上訴,不允許八十四歲高齡的陳平返回大馬定居,引起輿論的關注。

馬共總書記陳平自一九六零年逃亡到中國大陸,長達三十年,遙控馬共與馬來西亞政府圍繞政治意識形態展開了長期的內戰。中共於文革末期在湖南建立有對馬來亞廣播的「馬來亞革命之聲」,後來北京與馬來西亞政府建交之後,鄧小平把這個電臺送給馬共,改名為「馬來亞民主之聲」。

從一九九零年開始,陳平一直居於泰國南部。二零零五年,陳平入稟檳州高等法院申請返回大馬故土安享餘年。

馬共在共產國際扶持下成立

根據散見於各類資料包括陳平的回憶錄裏記載的史實,可以清楚地看到蘇共和中共在馬共背後的扶持作用。

例如,馬來西亞評論員謝詩堅先生在其二零零三年十月發表的《陳平的另一面故事》中談到了馬共與共產國際的關係。

史料顯示,馬共真正成立於一九三零年四月,第一次會議於華人樹膠園內舉行,地點是柔佛Buloh Kesap火車站以北的地方。

楊進發在其《馬來西亞共產主義的起源》一書中這樣寫道:成立會議由一位叫著阮愛國(Nguyen Ai Quoc)的人主持,阮愛國後被查知是鼎鼎大名的胡志明。胡志明後來回到越南領導越共,成功取得越南的執政權,他之來到馬來亞是受共產國際所指示。(而陳平的回憶錄自爆當年泰共的總書記,竟是八十年代曾擔任香港新華分社副社長的李啟新!)

當時胡志明是共產國際(總部設在莫斯科)的全職代表,他向約二十名共產黨員用英語致詞,其中大部分是華人。在會議上,胡促請代表們要學習馬來語,並招募馬來人成為共產黨員,而不是成為民族主義份子。

一九三九年有華越血統的萊特在馬共第十屆代表會上被選為馬共中央書記。萊特於一九三四年出現在新加坡的馬共圈子裏,自稱是受共產黨國際委派而來。在萊特的領導下,馬共被說服不要急於奪取政權,理由是蘇聯會為馬共爭取一個重要的地位。

沒有人懷疑萊特的身份。但在萊特領導馬共期間,馬共的祕密外洩,成員多人被捕迫害,一九四七年萊特才被查知是英國的間諜,後來更被爆出也曾是法國和日本的間諜,是所謂的「三面間諜」。一九四七年萊特身份暴露外逃,潛入泰國,在泰國被泰共和馬共聯手殺死。

陳平成為馬共總書記

陳平,原名王文華,一九二四年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實兆遠的一個商人家庭,籍貫為中國福建省福州的福清。一九三九年陳平宣誓加入馬來亞共產黨。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侵入馬來亞,馬共向英國政府提出合作抗日衛馬,並獲派遣黨員幹部到英國軍方主辦的一零一學校接受軍事訓練。陳平加入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游擊隊,與英國皇家陸軍併肩而戰。英國曾因他在戰時對英國的貢獻,頒授英帝國員佐勳章。一九四三年八月十五日,日軍投降,英國於同年恢復對馬來亞的殖民統治。

一九四七年,馬共原總書記萊特間諜身份暴露被殺,陳平接任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一職,領導當時以華裔馬來西亞人為主的游擊隊,照搬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與當時的英國皇家陸軍與英聯邦國家合組的部隊,即後來的馬來西亞部隊在森林裏打游擊戰。英國因此取消了授予陳平的員佐勳章,並通緝陳平。

馬共照搬「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卻因馬來亞的種族結構特徵和地理環境等因素而失效。馬來亞的鄉區範圍太小,英軍很快就可以調到最偏遠的鄉區,而馬共卻無法在鄉區成立解放區及後方總部。陳平本人後來也談到馬共失敗原因之一是照搬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

聽命於中共

馬共此後便一直在陳平的領導下與中共保持了十分密切的關係。馬共中央經常派員去北京匯報工作、治病和學習,接受中共的指導。北京也給予馬共財政支持。文革末期,中共在湖南建立對馬廣播的「馬來亞革命之聲」電臺。馬共總部與北京派駐幹部也有無線通訊。

一九五七年,在馬來西亞取得民族獨立後,陳平又與馬來西亞政府圍繞政治意識形態展開了長達三十年的內戰。一九五九年,馬共的勢力有所削弱,剩下的小部分游擊隊紛紛躲進了泰國南部鄰近馬來西亞邊境的深山裏。陳平於一九六零年逃到北京,一住就是三十年。

資料顯示,一九六三年馬共已決定放棄武裝鬥爭,擬與馬來西亞政府和談。但中共正在和蘇共鬥氣,反對三和二全,要發動世界革命。當時馬共總書記陳平在北京。馬共在國內的「前線總部」由一個被黨內稱為「小章」的領導人主持。鄧小平親自和陳平、小章談話,要馬共回到武裝鬥爭路線上去。於是陳平留在北京遙控,小章回到馬泰邊境,指導武裝鬥爭。

後來,中國國內的形勢發生變化,由鄧小平主政,北京與馬來西亞政府建立了外交關係。鄧小平就對陳平說:中共設立的對馬廣播電臺要關掉,所有設備送給馬共,名稱也由「馬來亞革命之聲」改為「馬來亞民主之聲」。

一九八一年鄧又向馬共提出尋求和平方案,於是馬共與大馬政府開展第二輪談判。此後又經過多番談判,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日,馬來西亞共產黨、泰王國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在泰國簽署「合艾協定」。隨後,馬共按照和平協議解散了武裝部隊和地下組織,銷毀了武器及彈藥,宣布放棄武裝鬥爭,發誓效忠馬來西亞國王和遵守馬來西亞的各項法律。

肅反導致馬共分裂

在馬共領導對抗馬拉西亞政府的武裝鬥爭期間,馬共領導人也像當年的毛澤東和中共領導人一樣,在黨內肅反,歇斯底里地殺了大量誠心誠意前來參加革命的「自己人」。

馬共黨內肅反發生在一九六九年五月的吉隆玻種族騷亂之後。當時,大量思想左傾的華人青年前往馬來亞共產黨控制的馬來亞和泰國的邊境地區參加革命。馬來亞共產黨游擊隊由一九六七年的三百至五百人在一九六九年迅速增加到一千六百人。其中大約一半來自馬來西亞,其他的來自泰國南部地區。

面對大量湧進游擊區的左傾青年,馬共領導人也像當年的毛澤東和中共領導人一樣,懷疑被特務滲透。一九六八年,馬共懷疑中央機關直接控制的游擊隊裏有特務,於是馬共中央成立了專門審查機構。審查工作持續了兩年,舉行了多場審判會,一如中國在蘇區審查所謂AB團或延安時期的「整風運動」。

陳平說:「任何人若相信受審者無辜,並敢公然表態的話,他本身就立即會被懷疑」,「不認罪者就會被宣布為死不改悔而被處以極刑」。

於是,很多無辜的被告在求生本能的支配下亂咬他人。到一九七零年初,馬共前線委員會認為在六十年代參加游擊隊的人員中有90%是特務,尤其是那些從泰國前往馬來西亞參加革命的人。

當時受審判被處決的,不但有一般幹部戰士,也有中央委員和高級幹部。有的高級幹部被平時權力鬥爭中的對手指控為特務後心知無望求生,便不再亂咬他人,而是要一杯米酒、幾支香煙,然後赴死。

馬共中央機關營區的負責人李安東的妻子被指控為特務。李安東不但不為無辜的妻子申辯,反而勸她招認,還在審判會上舉手同意判她死刑。

濫殺無辜使馬共的兩個營區在一九七零年都宣布「造反」,不再服從這個中央,自己另立中央。於是,馬共在一九七零年分裂成為陳平領導的中央派,張忠民領導的馬列派及黃一江領導的革命派。

這場自相殘殺,從模仿中共「肅反」開始追隨中共「文革」大鬧派性,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在中共的干預下按照「黨內矛盾」的性質勉強解決。

馬來西亞共產黨堅持「武裝鬥爭」數十年,給馬來西亞和整個東南亞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成為這個地區的「亂源」。

申請返回馬國居住遭拒

從一九九零年開始,陳平一直居於泰國南部,在二零零三年以英文寫成自傳《My Side of History》(中譯《我方的歷史》)。二零零五年三月四日,陳平入稟檳州高等法院,申請返回大馬故土安享餘年,他發表十點聲明,表露「生於斯、死於斯」的心願,要求大馬政府履行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日的合艾協定,讓他與其他前馬共成員返馬及定居。

二零零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在檳城第一高庭首度開庭審理陳平申請回國案件,就有逾四百名馬國退休軍人和退休警員於當天聚集法庭外,聯聲反對馬共總書記陳平回國。他們高舉的大字報,寫著種種譴責陳平在馬共時期的行為,如「賣國賊」、「反叛者」及「罪犯」等。

馬國前警員協會主席拿督曼梭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國父東姑阿都拉曼曾說過,馬國人民不能與共產黨人在一起生活。「希望人民謹記馬共的歷史事件,因為馬共事件不但犧牲了許多軍人和警員,不少無辜百姓也身受其害,陳平必須對此負責。」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馬來西亞森美蘭州政府還下令拆除華人墓園中的抗日紀念碑,原因是「抗日的主力共產黨是國家的大敵」。堅持拆除的馬國新聞部長引用來自陳平的說法,說抗日的主力就是馬共,他說:「我知道誰支持共產黨……身為新聞部長,我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陳平申請回國居住的案件後移至吉隆玻高院續審。吉隆玻高等法院在二零零七年七月三十一日裁決,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陳平必須在十四天內出示出生證明及公民權證件,證明他是馬來西亞公民,才能繼續他起訴馬來西亞政府的訴訟。

因陳平無法提供相關檔,其律師向上訴庭提出上訴。該上訴並被檳州上訴庭於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日駁回。上訴庭三司認為高庭基於陳平無法提呈報出生證明及公民權文件供查閱,而駁回其回國申請是正確的。

歷史已逝 傷痛猶在

馬共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共產黨」在馬來西亞仍然是敏感課題。究竟應該如何評價馬共在歷史上的功過是非,至今也仍然沒有定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評論功過是非必然需要依照一定的衡量標準,否則只能造成思想上的混亂。

正如「香港人網」上的一篇署名「濟濟人」的帖子所指出的,「可悲的是,如今很多回憶文章津津樂道的是馬共個別成員的得失與逸聞,鮮有能站在人類發展的角度去剖析這段歷史者。共產主義運動在華人社會的發展有其必然的歷史和文化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更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方面。」

該帖指出,首先,馬共固然參加了抗日,但是參加抗日戰爭的華僑包括了左中右派,所以大馬的華僑抗日曆史並不能全記在馬共的功勞簿上。另外,馬共的政治目標並不是新馬的獨立,而是在新馬建立起一個像中國那樣的集權政治制度,所以馬共才會在新馬擺脫了英殖民制度而獨立之後,繼續堅持武裝鬥爭。

其次,在上個世紀有兩大思潮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一個是法西斯軍國主義,另一個就是共產主義。從二戰結束後,馬共的武裝鬥爭並沒有給新馬人民帶來任何文明的成果,相反,一直是破壞社會安定的一個因素。

而且馬共所追求的、泯滅人性的共產集權制度以及它所秉持的武裝鬥爭路線,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日益顯示出其反人類、反文明的本質,因此馬共的消亡也是大勢所趨。

最後,這位「濟濟人」嘆道,「馬共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對內部的肅反運動就平白無故地殺掉了自己武裝部隊的成員兩百多人。在如此困難的叢林鬥爭時期,馬共都可以表現得如此殘暴。

試想一下如果馬共在新馬奪得政權,人民將如何度日。我非常慶幸馬共沒有成功,否則新馬人民肯定不會有今日的和平、安寧與富足。」◇

(此文轉載79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
http://mag.epochtimes.com/081/5028.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愛心茶化大愛到聖心
兆民生 : 滅共檄文
投書:小孩生在了冰涼的水泥地上!
陳平娶富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