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青年成家專案門檻降低 落榜機會恐大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六日電)為落實馬總統的青年安心成家政策,內政部近期調降購屋、租金補貼的申請門檻,不過實際補助名額卻沒變,符合申請資格的戶數雖增多,恐造成人人看似有獎、但看的到卻申請不到的窘況,後端評點機制負擔也將加重。

為使青年能安心成家、生育,政府提出相關購屋、租屋優惠政策,不過近期內政部營建署放寬申請資格,若未同步放寬補助名額,調降申請門檻的意義恐無法彰顯。

原本營建署規劃,年齡20至45歲、家庭年收入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下者,可申請最高200萬元的二年零利率購屋貸款,目前已放寬至家庭年收入在第八十百分位以下即可申請。

營建署的補貼標準以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統計為主,以最新2006年資料為例,全台有730.7萬戶家庭,所謂第八十百分位,將每戶家庭所得從低到高排序,再將所有家庭戶分成十等分,所得越高的家庭百分位數越大,最貧窮者為第十百分位以下,第九十百分位以上為全台最富裕的家庭,第八十百分位以下的家庭,囊括全台八成家庭戶數。

營建署將零利率購屋貸款申請標準,放寬至第八十百分位以下,以戶數而言,約584戶為家庭收入在第八十百分位以下,台灣省家庭年收入約140萬元、台北市約218萬元、高雄市約157萬元以下,只要符合20至45歲年齡等門檻,都可提出申請。

最高兩年、每月3600元的租屋補貼申請門檻,營建署也放寬申請門檻,由年齡20至40歲青年,家庭年收入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下,放寬至第六十百分位以下。

不過,營建署擬放寬申請資格之際,購屋零利率名額仍維持2萬戶、租屋名額維持1萬戶,因降低申請標準而申請的家庭,明年實際申請後,因為要與家庭所得更低、扶養人數更多的家庭競爭,落榜機率卻很大。

房屋相關補貼本來就搶手,以現行的租金補貼為例,營建署自去年起,對無自有住宅、家庭年所得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下者,提供每月3000元租屋補貼的申請,為期一年,去年名額為1.2萬戶,第一年宣傳尚未普及之際,就有1.6萬戶提出申請,今年將名額提高至2.4萬戶,不過因宣導更普及,官員表示,申請人數激增,可預見明年的青年安心成家專案,將更搶手。

青年安心成家的補貼專案,購屋、租屋總名額僅3萬人,若供不應求,營建署將以所得、扶養人數進行評點加分,所得越低、扶養人數越多者可優先取得補助,但申請人數增加、名額不變下,已可預見後端的評點機制負擔將加重,形成公務資源浪費。

此外,營建署規劃的申請機制中,以租屋補貼為例,除符合上述標準,需檢附租賃住宅的建物登記謄本、建物權狀影本、建築使用執照影本、測量成果圖影本或合法房屋證明等,雖可擇一檢附,恐使真正需要補貼的弱勢族群卻步。

市場人士表示,許多弱勢族群租屋,為選擇租金便宜,不少為頂樓加蓋、屋主不願合法申報的屋件,如何要求這些租戶去向屋主要求提出謄本等文件?

為照顧青年及弱勢族群,政府欲擴大補貼範圍值得肯定,不過放寬申請條件同時,也應同步檢視實際可補貼的名額與規模是否提升,否則降低申請門檻的美意,恐淪落大餅政策的犧牲品,青年安心成家草案在正式拍版定案前,宜審慎評估遊戲規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