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報公告暫停刊 變相揭黑喊冤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報導)中國頗具影響力的第一份財經類週報《財經時報》25日發佈公告稱,該報因為刊發一篇企業報導而被上級主管部門以違反新聞宣傳紀律為由停刊整頓三個月。由於目前當局在三鹿毒奶粉事件中事先知情瞞報及事後仍在進行新聞監控成為中國民眾怒斥的焦點,因此財經時報事件也迅速成為網民譴責當局壓制新聞自由的熱點。

《財經時報》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工作人員今天向大紀元透露,公告中說的企業報導是指今年7月11日刊登的《農行常德分行46億巨額不良資產剝離真相》。那篇報導的記者是常德人,經過其親友及農行內部人員等特殊的人脈關係提供線索,並經過多個渠道核實而寫成的。記者也試圖正式採訪常德分行但遭到迴避及拒絕。雖然農行運用更高層靠山堅持要求開除那個記者,但財經時報頂住壓力,堅持認為報導沒有問題,最終被罰令停刊。

中宣部或新聞出版總署並未就此事發佈公開通報批評,因此《財經時報》的公告被外界視為「主動曝料」。該工作人員對此表示,《財經時報》的記者和編輯都對此處罰不滿,也為那位記者叫屈。之所以發佈公告,一是對讀者和客戶有個交待,另外也是有意向公眾透露敏感訊息,希望引起外界關注。他說,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喊冤,相信讀者在看到公告後就會心知肚明。

財經公告:因違反新聞宣傳紀律遭停刊整頓

《財經時報》25日發佈公告稱,因為今年七月刊發的一篇企業報導被控失實,被上級主管機關認定為違反了「媒體不得異地監督」「新聞採訪需履行正規採訪手續」「重大、敏感新聞稿件刊登前需與被報導方進一步核實、交換意見」等新聞宣傳紀律,導致失當。上級主管機關決定對財經時報實施停刊整頓三個月的處罰。

該公告還稱,「關於此次報導的具體情況我們已經並繼續向主管機關做出陳述。」

《財經時報》並在公告中,向長年訂戶和廣告客戶「保證將以適當的方式予以賠償」及「妥善處理」。

不收回報導 被扣上「政治帽子」

據大紀元證實,公告中所提及的這篇被控失實的企業報導,指的是《財經時報》今年7月11日刊登的《農行常德分行46億巨額不良資產剝離真相》。

《財經時報》內部工作人員透露,這篇報導揭露了農行常德分行的黑幕,令對方忿恨,在刊登後就遭到對方的報復,農行還向中央宣傳部門「惡人先告狀」,利用權力關係向財經時報施壓,強行要求該報公開道歉、挽回影響,開除那個報導的記者崔帆,並告訴農行報導中所提及的所有新聞來源。但那個記者及財經時報編輯均認為報導沒有問題,強頂壓力不屈服,最終被以「停刊整頓」處罰,並被扣上幾個可笑的「政治帽子」。

對於這些所謂的「新聞宣傳紀律」,該工作人員認為,很荒唐,只是一種打壓的手段。他說:「這都是中宣部定的,實際上很多地方媒體都不這麼做,因為沒法做。那麼多媒體都報導異地新聞,什麼叫不能『異地監督』?!記者的責任就是明察暗訪,查清事實真相,什麼叫「正規採訪手續』?!對於這類揭黑新聞,我們想找正規渠道也沒有啊。什麼『重大、敏感新聞稿件刊登前需與被報導方進一步核實、交換意見』,那個記者也找農行要求核實,但根本沒人答理,找不到人出面。」

該工作人員表示,上頭查也沒查出我們報導的問題,所以就用所謂的新聞紀律作藉口。這完全是為了打壓的「政治帽子」。他還說,此一時彼一時,我們06年也報導了這個事情,但那時就沒出這麼大事。現在政府主要想用農行圈錢吧,畢竟這種單位是官員分肥的基地。另外,還有政府的「國際形象」和「政治影響」吧。

報導揭黑 雙方博弈

今年7月11日,《財經時報》刊發署名記者崔帆的稿件,《農行常德分行46億巨額不良資產剝離真相》,報導農業銀行湖南常德市分行(下稱「農行常德分行」)在繼2003年至2004年期間違規剝離12.11億元的不良資產後,又於今年違規剝離46.21億元的不良資產。而這起事件的背景,則是「8000多億元中國農業銀行不良資產剝離大戲即將拉開帷幕之際」。

該報導稱,農行常德分行為了將經營損失轉作不良資產順利剝離給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長沙辦事處,便通過私刻公章、複印公章,並採用刀刮裁剪套改等方式偽造國家公文,「炮製」了一系列資產管理公司核銷剝離所需要的工商、法院、公安局、會計事務所等文件,再借劃轉之機,製造順利剝離不良資產的假象。

7月15日,農行發表聲明稱該報導,「是一篇典型的憑空杜撰、捏造事實、虛構情節、無中生有之作」,並稱財經時報「對負面報導在不經核實的情況下就隨意刊出,違背了媒體應有的客觀、公正、求實的新聞原則,也喪失了媒體應有的最基本職業道德規範,自毀公信力」,還稱該文記者「不惜衝破記者最起碼的道德底線,喪失新聞良知,以假當真,虛構杜撰,欺世盜名」,同時要求該報及該文記者「公開向農行和廣大讀者致歉」。

《財經時報》8月11日收到農行的來函,一週後回復表示,「因貴行在報導刊出之後函告了相關宣傳管理部門,因此,本報已就採訪過程向上級主管部門做了說明。」回信還說,「本次報導的最初線索來源於貴行內部工作人員。記者在核實該報導線索的過程中,一共從貴行各相關部門的四個新聞源上獲得了可以大體相互印證的事實。這些採訪過程均有採訪記錄和相關資料佐證。只是依從新聞職業的倫理要求而在公開報導中隱去其具體的姓名和職務而已。」

據《財經時報》內部人員透露,經過多個回合的較量,雙方都找了更高層作靠山,但最終以財經受罰告終。他說,但是我們堅持了並將繼續堅持我們的立場。

「就像失火時去關閉消防龍頭」

評論人士連岳指出,因所謂的「媒體不得異地監督」而停刊整頓一家報紙,這種干涉新聞自由的事情,只有我們這兒做得這麼理直氣壯。毒奶粉事件尚在發展,政府不僅不感謝媒體監督幫助社會正本清源,重建質量安全體系;反而重回舊路,加重懲罰媒體。如果只靠石家莊的媒體本地監督,我們能發現三鹿的不法行為嗎?

「有意思的是,湖南吉首因金融混亂引發的騷亂難以平息,監督湖南常德農行亂象的媒體反而要受懲罰,這就像失火時去關閉消防龍頭。」

網民:捏著人民的喉嚨,只准唱讚美黨的尖高音

不少網民諷刺當局處罰財經時報的「三大紀律」。「憑啥你《日人民報》管這麼多北京以外地方的事兒啊?異地監督幾十年,應該永久停刊! 」「CCTV經常大批美國,指責CNN,怎麼說? 」「如果只靠石家莊的媒體本地監督,我們能發現三鹿的不法行為嗎?」

網民「芒果顏色」說,「上級主管機關決定對財經時報實施停刊整頓三個月的處罰。實在是噁心!捏著人民的喉嚨,只准唱讚美黨的尖高音!真是噁心! 」「政府對於控制媒體的奇趣,就像小孩子玩橡皮泥,理直氣壯地想怎麼捏就怎麼捏。」網民一夏說,「權力和法律都是他們玩弄的對象,何況媒體和人民? 」

「三鹿事件只允許三鹿廠圍牆內的媒體監督,圍牆外的媒體都屬異地,即使是石家莊的媒體也是異地監督」,「更正,只有三聚氰胺奶粉袋子裡面的媒體才是當地媒體。 」

很多報導都被核實掉了、被諧和掉了

還有網友說,「媒體不得異地監督」,「新聞採訪需履行正規採訪手續」,「重大、敏感新聞稿件刊登前需與被報導方進一步核實、交換意見」,這幾條規則看上去就像是讓媒體帶上腳鐐跳舞,而且還把媒體放在燃燒的炭火上。每一個有點知名度的報紙電視節目都說過,他們的很多稿件、錄製的節目不能播出。可見這些報導都在和被報導方進行核實的時候,被核實掉了,被和諧了。

「忽然想起,如果當年美國的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在得到水門事件的內幕消息後,也拿著這些消息去和共和黨、尼克松核實的話,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樣的。」

猥瑣型的新納粹

網民mastableleo說,「異地監督權,簡直是天下第一笑話!怪不得說,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另有網民說,「為什麼大家還想不明白啊?這整個就是一個新納粹啊!只不過相比希特勒那個,這個是猥瑣型、傻X版的而已。」

「『媒體不得異地監督』,笑話!央視天天異地監督台灣!監督美國!該當何罪?『新聞採訪需履行正規採訪手續』,也是笑話!辦了正規採訪手續,也就甭採訪了,如此情況參見奧運期間申請遊行示威,這就是咱的特色!什麼『重大、敏感新聞稿件刊登前需與被報導方進一步核實、交換意見』,我很想跟江賣國核實他和宋少將到底什麼關係?我也很想跟薄熙來交換意見為什麼他要把兒子薄瓜瓜送到對敵鬥爭的第一線—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英國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新聞自由日初探大陸平面媒體控制
中國當局明顯收緊對新聞媒體控制
世界報業協會呼籲中國改善新聞自由狀況
郭國汀:論中共政權新聞控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