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為何仍迴避毒奶粉根源?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9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齊之豐2008年9月30日華盛頓報導)在中國公眾為食品安全依然感到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之際,中國官方新聞媒體繼續進行主旋律宣傳,聲言各級政府部門已經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加強診治因食用毒奶粉而受害的兒童,並強化行政問責制。與此同時,批評者指出,中國當局控制下的新聞媒體時至今日一直迴避提及問題的根源,公眾因而無法相信官方大力宣傳的接受教訓的誓言。

觀察人士注意到,毒奶粉事件曝光後,中國官方控制的新聞媒體隨之發動了明顯的主旋律宣傳。主旋律宣傳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儘量淡化問題,縮小問題。儘管三聚氰胺是公認的有毒化學品,儘管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是公認的毒奶粉,儘管官方也已經承認毒奶粉讓至少五萬多中國兒童患病,至少四名兒童死亡,但是在官方的主旋律宣傳中,這種奶粉被稱作“問題奶粉”,好像是這種奶粉令人中毒的功能還有待調查,有待商榷,有待試驗驗證。

在將毒奶粉消毒、變成“問題奶粉”的同時,新華社、中國新聞網等近日來又大力宣傳一系列黨政官員因為毒奶粉事件辭職,顯示在中國,重大公共事件問責制逐漸成為“慣例”,從而讓中國公眾看到中國的政治進步,堅定對政府的信心。

不過,官方媒體一直沒有對公眾解釋這種主旋律宣傳必然帶來的一個明顯的邏輯問題,這就是毒奶粉事件之前的中國政治是否是不負責的政治。

*許多疑問仍未得到回答*

在毒奶粉事件發生之後,中國公眾通過互聯網,通過街談巷議,對當局提出了一系列的疑問。這些疑問包括:為甚麼官方所謂的“問題奶粉”問題層出不窮?為甚麼人們對安徽阜陽製造的導致多名兒童死亡的“大頭娃娃”奶粉記憶猶新的時候,又出現更大的全國性的“問題奶粉”事件?為甚麼中國如此之多的生產有毒奶粉的大企業能夠榮獲國家名牌產品、質量免檢的榮譽?為甚麼中國供應奧運的奶粉、出口外國市場的奶粉基本上可以保證無毒,供應中國孩子的奶粉卻基本上可以保證有毒?

尤其讓公眾感到憤怒的是,中國官方承認,早在8月初就確定三鹿奶粉有毒,但是,由於當局至今拒絕公開說明的原因,當局壓下了奶粉有毒的這種直接涉及人民生死的重要消息,讓成千上萬的中國兒童至少多喝了5個星期的毒奶粉。

中國公眾以及中國國內外的評論人士、批評者紛紛表示,應當革除這種殘害中國民眾的新聞封鎖制度,但是,在大談“問題奶粉”的教訓的時候,官方媒體對公眾的這些憤怒的質疑保持沉默。

中國作家、評論家趙達功說,中國官方媒體一方面堅持迴避中國民眾迫切希望得知真相的問題,一方面又大力宣傳政府推行問責制,對人民負責,這令人難以信服:“人們覺得這個問責制是給老百姓看的,並不能真正實行真正的問責制。”

趙達功表示,中國公眾現在迫切想知道,把毒奶粉消息壓制一個多月,讓成千上萬的中國兒童多喝一個月的毒奶粉,做出這種重大決定的是否是中宣部?做出這種決定的理由是甚麼?有甚麼法律依據?

然而,到現在為止,官方控制的新聞媒體上對公眾迫切關心的這些問題沒有片言只字,報導的是在中國國慶節到來之際,北京工商部門要求奶製品以9月18日為界分櫃銷售。

早些時候,官方媒體曾經大力宣傳說,9月14號之後生產的奶製品都是無毒的。民眾現在不清楚在9月14號和18號之間中國企業生產、用於內銷的奶製品究竟是有毒還是無毒,是否是介於有毒無毒之間?9月18號之後中國的奶粉是否可以像網民所說的那樣,可以“唱支山歌給黨聽,沖包奶粉給黨喝”?

相關新聞
朝野黨團盼儘速提出兩岸協議處理條例
面對毒奶醜聞  由我說幾句
三聚氰胺動物致癌 人體傷害成隱憂
陸委會:毒奶粉求償納入兩會架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