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偉雄:淺談美國兩黨經濟政策的差異

俞偉雄

人氣 26
標籤:

【大紀元9月8日訊】美國總統大選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持續的向選民宣揚他們各自的理念和政見,來吸引選民的支持,以期贏得11月的大選。究竟兩黨的政策有何不同呢?我們就來分析民主、共和兩黨在經濟政見上之差異。

基本上,共和黨的政策主要建立在小政府、減稅、自由貿易、鼓勵企業競爭、投資、減少政府干預的基礎上。共和黨的經濟主張延續了美國的立國精神,反對政府插手人民的一般事務,勤奮、有效率的人民自然能夠在鼓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環境下,享有就業、所得及生活水平的提升。民主黨的政策主要建立在大政府、增稅、保護勞工及弱勢團體,使其免於大企業的剝削,環境生態的保護,主張較多的福利及所得重分配政策。

近一世紀最著名的民主黨總統-小羅斯福所實行的新政 「New Deal」,即是最好的例子,傳統資本主義的精神受到經濟大恐慌的衝擊、震撼而不得不做修正。自1933年後,美國立法進行了許多社會福利、安全及各種保護弱勢團體的改革,經濟公平成為民主黨的基本精神。而另一方面,共和黨最具代表性的總統則是雷根,在其任內進行了減稅及各項解除管制的政策,讓美國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看,共和黨「效率」的主張及民主黨「公平」的訴求,都沒有錯。一個社會最適的狀態,應該就介於其中,而不是走極端,就是所謂的「中庸之道」。舉個例子說,稅率不要太高,太高會傷害企業在國內投資的意願,可能會減少就業及全球競爭力。稅率也不能太低,太低就表示富人會越來越富,而窮人會得不到足夠從政府稅收中撥出的移轉支出,譬如說,失業津貼、醫療補助等。歷史證明主張極端的候選人通常都無法贏得選舉。

讀者要問:究竟有沒有一個最適的絕對標準?答案是沒有。因為經濟公平的定義是非常主觀且會改變的。當大部份人民覺得他們辛苦流汗所賺得的錢不應該直接拿去補貼那些不想工作的流浪漢,則共和黨自會贏得選舉,從而實行較具效率的政策和稅率。相反的,當大部份人民覺得貧富差距已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則民主黨自會贏得選舉,從而實行較具「公平」的重分配政策的稅率。在經濟學上,我們稱這種人民對公平的定義和偏好為「社會福利曲線」。

所以說,美國的兩黨政治提供了一個良性且自動的最適經濟政策指標,選舉結果直接告訴執政者當期的最適政策方針。政黨和政府其實是人民的傀儡,當你真正掌握多數人民的心聲,你才可以執政。反之,你就下臺在野反省吧!極權國家的人民就只能嘆息了,因為整個國家的社會福利是決定在少數的集權領導手中,人民只能祈禱這些領導者的社會福利想法是和大多數民眾一致的。(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財經簡訊
綠癌剋星銹病菌專一性高 初步研究露曙光
【熱點互動】中國經濟地震—房地產篇
大阪市長派人偷拍公共設施的利用度並查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