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而美 加州理工洛桑學院強化特色成質校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日電)台灣大學校院林立,多數朝「綜合大學」方向發展,忽略小而美的力量。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與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每年頒授學位的學生不過數百人,卻因強化特色成為國際名校。

從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畢業、從事環保科技業的小沈提到加州理工學院,豎起大拇指,充滿敬意地說,「沒有這個學校,這個世界會完全不一樣」。

小沈的敬意來自於加州理工執教的教授及畢業校友,至少已獲得28次諾貝爾獎,但全校師生人數多年來均維持在2000人左右。

加州理工學院不是一開始就是小型、專精在特定領域的大學。1891年創建時,只是一所工藝技術學校,開設商業、中小學師資訓練及理工課程,1907年才決定走上「小而美」的道路,解散理工學院以外的各系所,專心致力於「培養富有創造力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創校宗旨),1920年才正名為加州理工學院。

雖然一直是「小」學校,但加州理工學院有最先進的實驗設備,物理、天文、太空領域的研究一直獨步全球,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就在校園內,扎實的教學成就畢業校友,而畢業校友的成就擦亮學校的招牌及學術威望,吸引更好的師資及更好的學生。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執行長陳振遠則推崇洛桑管理學院是小型大學校院「反敗為勝」的典範,「洛桑學院7、8年前還一度瀕臨破產」。

雖然遠在瑞士,台灣民眾對「洛桑管理學院」卻不陌生,該學院每年發布的「國家競爭力評比報告」,早已成為政府施政、媒體評論的重要參考指標,受重視的原因來自「權威」,要有堅強的實力為後盾。

在一度瀕臨破產後,洛桑學院捨棄增加教授、學程、擴大招生思維,轉而將資源用於讓教授研發及到世界各國參訪,將市場上的最新資訊帶回瑞士研究,轉化成課程,傳授給來自世界各地到洛桑學院短期進修的高階經理人,成為一個快速傳遞新知的平台。

逐漸累積實力、口碑後,洛桑學院的MBA課程2008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比為全世界排名第一,超越百年老店美國哈佛商學院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讀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距離1990年洛桑管理學院創校,還不到20 年。

陳振遠表示,「發展自己的特色,透過自律強化競爭力」是洛桑學院成功的原因,國內的大學院校多數都有遠大辦學目標,卻普遍資源不足,小校突圍的方式就是發展自己的特色,洛桑學院的發展歷程可為借鏡。

「小而美」可以不只是辦學理念,更是可以被實踐的目標,加州理工學院與洛桑學院都是因為「小」,才可以專注在特定領域,才能因應變化快速調整,值得辦學者參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