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尾牙鸡头人人惊 金门把酒言欢乎干啦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11日电)经济不景气声中,台湾本岛尾牙宴鸡头一上桌人人惊,担心没了头路,但是同样场景在外岛金门,可是充满人情味,不但被鸡头对准免惊走路,还是把酒言欢乎干啦的主客。

景气冷锋报到,今年国内公司的尾牙宴规模频传缩水,有的还办不下去,不过,更让人胆颤心惊,恐怕是全鸡上桌,因为,民间习俗鸡头对准谁,意味着老板要请谁走路。

然而,隔着台湾海峡的金门,因为先民到南洋打拼,带回脍炙人口的“鸡头鱼尾”礼俗,酒宴开席,谁被鸡头或鱼尾对准,可是全桌最荣耀的主客,与台湾是一样鸡头两样情,更见人情味。

地方文史工作者林金荣指出,金门的酒席上,全鸡一上桌,鸡头对谁,可不是要被“炒鱿鱼”,而是全桌的贵宾,被对者必须仰头干下一杯浓烈的高粱酒,再用筷子剪断鸡头,同桌的人才能享受这道美食,全鱼也是一样,只是把鸡头改成鱼尾。

对于“鸡头鱼尾”的起源,林金荣表示,确切时间已经不可考,民间普遍的说法是金门为侨乡,与先民“落番”到南洋奋斗有关。

他说,相传先民到南洋谋生,娶了土着酋长的掌上明珠,后来想落叶归根,但是遭到作蛊留人,因其爱女不忍,指点送行宴从鸡头、鱼尾吃起,最后才逢凶化吉,这段重生故事在地方上流传,让人啧啧称奇,并衍生出金门独特的劝酒文化。

这项劝酒文化是筵席上被鸡头、鱼尾对上者即为主客,在先干一杯后,可将鸡头、鱼尾转卖给桌友,但桌友接下后要喝等量的酒,或是加码才可过关,如此一趟通关下来,一、两瓶金门高粱酒见底是常有的事,满桌宾主尽欢。

国军进驻金门后,三军将士对“鸡头鱼尾”有新的诠释,认为鸡头、鱼尾都象征部队的掌舵者,被对上者就是全桌的领导,享有带头先干为敬的殊荣,并且衍生出“莲花指、轻举杯,重入喉、舒展眉”的劝酒口诀,在乎干啦声中,留下“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豪情壮志。

虽然景气如寒流来袭冷飕飕,金门县营金门酒厂酿造香、醇、甘、冽的高粱酒,去年营业额超过新台币122亿元,创下开厂56年来的新高纪录,酒质固然是没话说,但民众普遍认为“鸡头鱼尾”的劝酒文化也是功不可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