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東海孝婦

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651
【字號】    
   標籤: tags:

正文
漢時,東海孝婦,養姑甚謹(1)。姑曰:「婦養我勤苦,我已老,何惜餘年,久累年少。」遂自縊死。其女告官云:「婦殺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婦不堪苦楚,自誣服之。時於公為獄吏(2),曰:「此婦養姑十餘年,以孝聞徹,必不殺也。」太守不聽。於公爭不得理,抱其獄詞,哭於府而去。自後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後太守至,於公曰:「孝婦不當死,前太守枉殺之,咎當在此。」太守即時身祭孝婦塚,因表其墓。天立雨,歲大熟。長老傳云:「孝婦名周青。青將死,車載十丈竹竿,以懸五旛(3)。立誓於眾曰:『青若有罪,願殺,血當順下;青若枉死,血當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黃,緣旛竹而上標(4),又緣旛而下雲。(《搜神記》)

註釋  
1姑:婆婆。謹:小心,謹慎,此指恭謹。
2於公:漢宣帝時廷尉於定國的父親。《漢書·於定國傳》說:「其父於公為縣獄吏、郡決曹。決獄平,羅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郡中為之生立祠,號曰於公祠。」
3五旛(番):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的旗幟。以應五行。旛:又作:「幡」,是挑起來直著掛的長條形旗子。
4標:樹梢。此指竹桿頂端。
 
譯文
漢朝時,東海郡有一個孝順媳婦,侍奉婆婆恭敬謹慎。婆婆說:「媳婦伺候我很勤苦,我已經老了,何必吝惜殘年,長久地拖累年輕媳婦呢?」於是她懸樑自盡了。她的女兒告到官府說:「這個婦人殺了我母親。」官府拘捕了孝婦,嚴刑拷打,凶狠毒辣。孝婦忍受不住酷刑的苦楚,被迫承認了被誣陷的罪名。當時於公任獄吏,他說:「這個婦人侍奉婆婆十幾年,因為孝順而名揚天下,她不會殺害婆婆。」太守不聽。於公與他爭辨不成,抱著獄詞,痛哭著離開了官府。

從此以後東海郡遭到大旱,三年不下雨。後任的太守到了,於公說:「孝婦不應該死,前任太守冤枉並殺了她,災禍就在這裡。」太守聽了立即動身親自到孝婦墳前祭掃,還在她墳前立了標誌來表彰她。天立刻下起雨來,年景物別好。

年長的人傳說:「孝婦名叫周青。周青臨刑前,車上載著十丈高的竹竿,竹竿上懸掛著五旛。她在眾人面前發誓說:『周青如果有罪,甘願被殺,我的血當順著竹竿流下;如果我是冤枉死的,血就會沿著竹竿倒流。』行刑以後,周青的血變成青黃色,順著旛竹竿流上最頂端,然後又順著旛流了下來。

賞析

在這個故事中,周青是出了名的孝順媳婦,於公知道,村子裡的人也應當很清楚。前任太守只聽信了老婆婆女兒的一面之詞,並未調查核實,就凶狠毒辣的嚴刑拷打,面對於公的良言相勸,又一意孤行,不聽勸阻。結果孝婦被冤殺,造成三年大旱。

由此想到,人命關天,善惡有報,作為當權者要三思。對比之下,後任太守對於公的話很重視,作事也很果斷:他立即動身、祭孝婦、表其墓,結果天立雨。後任太守的聰明在於,他相信於公的話是對的,知道「咎當在此」,找到了天大旱的根本原因,沒有作表面文章。

延伸思考
一人冤死,三年大旱。想一想為什麼在古代一出現天災人禍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慮囚,而每一任皇帝登基時為何都要大赦天下?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