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發送新年祝語短信創紀錄

人氣 8

【大紀元1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東方香港報導)隨著手機的普及,發短訊或打電話拜年已經逐漸取代串門拜年的傳統方式。今年中國農曆新年的假期中,中國的手機用戶可能會創下發180億條手機短信的紀錄。而今年的拜年祝福語,由於受到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傳統的拜年吉利話因為諧音的關係而不再受歡迎,此外一些手機短訊也對2008年中國發生的事件進行了調侃。中國問題觀察家表示,這反映了中國老百姓對能否能在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中「牛」轉乾坤心存疑慮。

發送手機短信已經成為中國人在中國新年拜年問候的主要方式之一。據中國社會調查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有了賀卡、電話、手機、網絡,中國人拜年不再走街串戶。 絕大多數接受民調的中國民眾表示,自己傾向於電話拜年和手機短信拜年。

香港明報報導說,今年中國新年假期中,中國內地手機用戶有望創下發送180億條短訊(SMS)的記錄,平均每人發送近30條。

*短信總結2008年精闢幽默*

今年中國新年的祝福短信除了和「牛」緊密相關外,也有些短信的內容諷刺去年的時事。其中一個比較流行的手機短信的題目是《難忘2008》。這則廣泛流傳的手機短信說,「過大年雪災了,炒牛市崩盤了,留個影艷照了,去旅遊暴亂了,乘飛機罷航了,坐火車出軌了,待在家地震了,去打工被裁了,喝牛奶結石了,這一年太難了,還有一夜就過完了。」

中國獨立知識份子趙達功分析說,這條在除夕發出的短訊概括了去年多件大事,反映出中國老百姓對時事的關心,以及在無可奈何下用幽默的方法來表達他們的感受和訴求。

她說:「人們對今年經濟前景的普遍感到憂慮。 中國老百姓還擔心一些社會問題,如腐敗、官場等等。他們通過過年發短信的順口溜來表達他們的感慨。我也收到很多這種短信。」

*新年經濟前景不明牛年不牛氣*

法新社在中國新年的第一天發表題為「當中國迎來牛年時,氣氛並不牛」的報導。法新社報導說,中國週一以團聚,酒宴和震耳慾聾的爆竹聲迎來了農曆新年。但是當中國進入牛年的時候, 氣氛並沒有那麼牛氣。很多農民工和大學生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感到擔憂。

由於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外貿型企業出現大量工廠倒閉,很多農民工在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首先受到裁員、欠薪和減薪等打擊,往年的部份流行祝福語已經因為諧音而被禁用,如「財源(裁員)滾滾」、「心想事成(薪餉四成)」等等。

據新華社報導,去年中國新年期間的手機短訊發送量已達170億條,全年發送量更接近7,000億條,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訊營運商估計,在今年的年三十至年初六的黃金週期間,全國手機短訊發送量有望超過180億條。截至2008年底,全國手機用戶已達到6.41億,近半中國人擁有手機,全年的短訊發送量 接近7,000億條。

有專家預計,隨著中國3G網絡舖開,無線通訊和手機短信的數量還將繼續增長。手機短信的成為突破當局的控制讓信息自由流通的傳播手段。中國政府曾經斥巨資興建金盾工程,對互聯網加以控制,但是。中國作家趙達功說,人們通過手機短信交流信息當局很難限制,除非不讓大家使用手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管幹部吳英傑落馬 已被美國實施制裁
大陸女子長期乏力 全家查出患「吸血鬼病」
要補交五億稅款 寧波博匯上市公司公告停產
屢受騙「金融難民」紛紛三退唾棄中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