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罪證 參與六.四屠殺的第63集團軍被取消番號

人氣 41
標籤:

六.四屠殺後,中共當局曾以改造北京為借口,把見到屠殺的老北京居民都遷到了北京的外圍,以消減輿論壓力;而參與過鎮壓的軍隊系統內部也有人始終對此提心吊膽,部份人士更悄悄運作,將當年參與鎮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集團軍取消了番號,改編成武警部隊,企圖掩蓋當年的罪行。
 
第63集團軍的軍部位於山西省的省會太原市,原代號為52935部隊,隸屬北京軍區,是1985年由陸軍第 63軍改編的,下轄187、188、189三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原炮兵第16師)和高炮旅。

1989年5月集團軍部隊參加執行北京戒嚴任務。90年代中期湧現出的優秀幹部傅衛便是原步兵第188師564團團長。1996年,步兵第187師改為武警機動師。1998年後,步兵第189師改編為摩步旅,坦克旅也改編為裝甲旅。第28集團軍撤消後,所屬步兵第82旅改歸第63集團軍建制。1999年國慶閱兵中,第63集團軍步兵第188師組成了徒步第7方隊。現任軍長息中朝,政委任之通。

************************

中共軍人六.四凌晨在廣場上轉移和焚燒屍體。(圖片來源:64memo.com)

從六.四平暴陞官晉級名單看哪支部隊殺人最狠

吳仁華

1989年進京執行戒嚴任務時表現積極的各級部隊主管,在事後論功行賞時都得到了犒賞、提拔,用平民百姓的鮮血染紅了頭上的官帽子。在此,特將收集到的相關的一份陞官晉級的名單列出,留作歷史的記錄和見證:

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固輝,解放軍戒嚴部隊副司令員,升任南京軍區司令員,頒授上將軍銜。
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史玉孝,解放軍戒嚴部隊副政治委員,升任南京軍區政治委員,頒授上將軍銜。
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張工,解放軍戒嚴部隊發言人,先後升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成都軍區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中共第十四屆、第15屆中央委員會委員,頒授上將軍銜。
陸軍第12集團軍軍長郭錫章,升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12集團軍政治委員溫宗仁,先後升任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蘭州軍區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頒授上將軍銜。
空軍第15空降軍副軍長左印生,先後升任武裝警察部隊副司令員、濟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空軍第15空降軍副政治委員田瑞昌,升任成都空軍副政治委員,頒授少將軍銜。
空軍第15空降軍第43旅旅長李家洪,升任空軍第15空降軍副軍長,頒授少將軍銜。
空軍第15空降軍第43旅政治委員趙金奎,升任空軍第15空降軍政治委員,頒授少將軍銜。
空軍第15空降軍第44旅旅長武運平,升任南京軍區空軍副參謀長,頒授少將軍銜。
空軍第15空降軍第44旅政治部主任樊友義,升任成都軍區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20集團軍軍長梁光烈,先後升任陸軍第54集團軍軍長(該軍是中央軍委戰略總預備隊,實力僅次於陸軍第38集團軍)、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中共第15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瀋陽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解放軍總參謀部總參謀長、頒授上將軍銜。
陸軍第20集團軍政治委員楊興隆,升任濟南軍區紀委委員,不久後病亡。
陸軍第24集團軍軍長周玉書,先後升任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頒授武警中將軍銜、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24集團軍政治委員尹文聲,升任北京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24集團軍副政治委員張傳苗,先後升任陸軍第39集團軍副政治委員、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24集團軍副軍長劉書明,先後升任陸軍第39集團軍副軍長、遼寧省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聯勤部部長,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24集團軍坦克第1師政治委員吳忠明,先後升任陸軍第24集團軍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24集團軍第70師第208團政治委員常躍,升任陸軍第65集團軍某裝甲師政治委員,頒授大校軍銜。
陸軍第27集團軍軍長錢國梁,先後升任中共第14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濟南軍區參謀長、濟南軍區司令員、中共第15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瀋陽軍區司令員,頒授上將軍銜。
陸軍第27集團軍政治部主任朱增泉,先後升任國防科工委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解放軍總裝備部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第15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20七集團軍副軍長黃信生,先後升任北京軍區參謀長、南京軍區參謀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27集團軍副政治委員陳學政,升任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27集團軍第79師師長黃高成,升任內蒙古軍區司令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27集團軍高炮旅旅長車成德,升任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27集團軍偵察處參謀趙勇明,升任北京軍區偵察大隊副大隊長,頒授中校軍銜。
陸軍第38集團軍副軍長、代軍長張美遠,升任陸軍第38集團軍軍長、中共第14屆中央委員會委員,頒授中將軍銜。1992年預定提升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但他被視為楊家將主要成員,隨楊尚昆、楊白冰兄弟被鄧小平清洗出軍隊,被貶任青海省軍區司令員,後來轉任蘭州軍區紀委副書記直至退休。
陸軍第38集團軍政治委員王福義,升任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兼北京軍區紀委書記,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38集團軍參謀長劉丕訓,升任陸軍第38集團軍副軍長,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38集團軍第112師師長劉興貴,先後升任陸軍第38集團軍參謀長、陸軍第38集團軍副軍長,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38集團軍第112師副師長佟喜剛,升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38集團軍第112師參謀長馮兆舉,升任陸軍第六15集團軍軍長,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38集團軍第113師師長於承海,升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38集團軍第113師政治委員陳錦彪,升任天津警備區政治委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39集團軍軍長傅秉耀,先後升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39集團軍政治委員馬盛林,升任遼寧省軍區政治委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39集團軍政治部主任李棟桓,升任陸軍第39集團軍政治委員、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主任,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39集團軍第115師師長張作禮,升任瀋陽軍區聯勤部副部長,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39集團軍第116師第347團團長艾虎生,先後升任陸軍第39集團軍第116師師長、
陸軍第39集團軍參謀長、陸軍第39集團軍軍長,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39集團軍第116師第347團政治委員劉建星,升任新疆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40集團軍軍長吳家民,升任瀋陽軍區參謀長,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54集團軍軍長,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54集團軍副參謀長黃漢標,升任陸軍第54集團軍軍長,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師長鐘聲琴,升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政治委員王玉發,升任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政治委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6師師長黃棟甲,升任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6師政治委員胡永柱,升任成都軍區政治部主任,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第379團團長徐乃飛,先後升任陸軍第一集團軍副參謀長、陸軍第31集團軍參謀長,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第379團政治委員張文品,升任河南省軍區鶴壁軍分區司令員,頒授大校軍銜。  
陸軍第63集團軍軍長刁從洲,升任內蒙古軍區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63集團軍政治委員曲繼寧,升任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第9屆全國政協委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63集團軍參謀長劉蔭超,升任山西省軍區司令員,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63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張秋祥,先後升任陸軍第六15集團軍政治委員、蘭州軍區政治部主任,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63集團軍第188師師長黃伯誠,升任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63集團軍第188師政治委員邵松高,升任陸軍第27集團軍政治部主任,頒授少將軍銜。
陸軍第63集團軍第188師參謀長李海清,升任武裝警察部隊寧夏自治區總隊總隊長,頒授武警少將軍銜。 
陸軍第64集團軍副軍長劉書明,先後升任遼寧省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聯勤部部長,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64集團軍副政治委員張傳苗,先後升任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第二炮兵部隊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65集團軍軍長臧文清,先後升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65集團軍政治委員曹和慶,先後升任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炮兵部隊副政治委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67集團軍軍長吳玉謙,先後升任瀋陽軍區參謀長、瀋陽軍區副司令員,頒授中將軍銜。
陸軍第67集團軍政治委員杜鐵環,先後升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副主任、濟南軍區政治委員、北京軍區政治委員,頒授上將軍銜。

此外,還有一份解放軍戒嚴部隊被中央軍委記功的師(旅)、團的名單:

集體一等功:
陸軍第38集團軍第112師(師長劉興貴、參謀長馮兆舉)
陸軍第24集團軍第70師第208團(團長賈炳正、政治委員常躍)
北京衛戍區警衛3師13團(團長幸中原、政治委員萬金華)
陸軍第39集團軍第116師第347團(團長艾虎生、政治委員劉建星)
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第379團(團長徐乃飛、政治委員張文品)

集體二等功:
陸軍第38集團軍第113師(師長於承海、政治委員陳錦彪)
陸軍第63集團軍第188師(師長黃伯誠、政治委員邵松高)
炮兵14師(師長陳明義、政治委員徐福安)
陸軍第40集團軍第118師(師長郝柏棟、政治委員郭景全)
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師長鐘聲琴、代師長、集團軍副參謀長黃漢標、政治委員王玉發)
空軍第15空降軍第43旅(旅長李家洪、政治委員趙金奎)

集體三等功:
陸軍第27集團軍第79師(師長黃高成、政治委員刁九建)
陸軍第65集團軍第193師(師長王勤、政治委員張常青)
陸軍第24集團軍守備5旅(旅長李守成、政治委員安明)
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6師(師長黃棟甲、政治委員胡永柱)

因為各種條件所限,上述的陞官圖顯然是很不完整的,立功的部隊也僅限於被中央軍委記功的師(旅)、團,但從中仍然可以大概看出哪一支解放軍戒嚴部隊在六.四血腥鎮壓事件中比較賣力,手上沾的鮮血比較多。6月3日晚至6月4日凌晨,在向天安門廣場武力挺進時,陸軍第38集團軍、空軍第15空降軍、陸軍第39集團軍、陸軍第54集團軍是4大主力部隊。6月4日清晨,在天安門廣場清場行動中,加入了陸軍第27集團軍、陸軍第40集團軍、陸軍第63集團軍、陸軍第65集團軍。在整個鎮壓行動中,陸軍第38集團軍最賣力,殺人最多,其次是空軍第15空降軍。
(附註:因收集解放軍資料十分不易,難免會有問題,尚待知情者指正補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戴晴:還原北平「和平解放」真相
中國過渡政府總統令 (第三號)
就業藥方失靈 11月50.7萬人失業
勞團批台政府輕忽 失業率恐破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