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鼓樓

陳紫玲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北京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老城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兩樓前後縱橫,氣勢雄偉、巍峨壯觀。作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有著悠久的歷史。

鼓樓始建於元代至元九年(1272),原名齊政樓,寓意取齊七政(日、月、木、火、土、金、水)。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重建。該樓元末明初毀於戰火。明永樂十八年(1420)在齊政樓舊址重建鼓樓。明代鼓樓按《北遊錄》所載,清順治十一年(1654)時已是僅有台基而無鼓樓了。後重修,嘉慶五年(1800)又重修。光緒二十年(1894)再次重修。現在之鼓樓即清代重修後留存之樓。

鼓樓是一座重簷歇山頂,灰簡瓦綠剪邊的單體木結構建築物。高46.□7米,闊34米,進深22.4米,單昂單翹五踩斗拱,梁枋繪有旋子彩畫。樓底層南北各開三座券門,東西各一座。北牆的東券門內有南北傾斜成45°角的樓梯60階,然後向西轉,又有成45°傾斜的樓梯9級,共69級可達二樓。二樓寬五楹,深三楹,由36根木柱支撐著,四面有六抹方格門窗,方磚漫地。室外有寬1.3米的走廊,木護欄,望柱高1.55米,建築面積為1925平方米。第三層樓是暗層,本無樓梯可通。

整座建築建在4米高的石台基上,寬56米,深33米,南北有磚砌台階,東西為墁坡。鼓樓佔地約7000平方米。正對鼓樓大街的南門兩側,有一對高約1.25米的石獅。

二樓的寬敞大廳中原置更鼓25面,其中大鼓一面,小鼓24面,代表一年和24節氣。現存僅有被八國聯軍破壞過的大鼓一面,小鼓全無。這面大鼓長2.25 米,腰徑1.71米,鼓面徑1.40米,置於高1.8米、長2米,寬1.9米雕有雲紋的紅漆鼓座上。現在陳列著三面大鼓,當中一面是被破壞的原鼓原樣。

鼓樓上的最早計時器是銅壺滴漏,放置銅壺滴漏的房子叫漏壺室。《圖經志書》載:「鼓樓,舊名齊政,上置銅刻漏,制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制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中安鐃神,設機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時增添,冬則用溫水雲。」清代已不用銅壺滴漏,改用燃香計時,包括鼓手都由專人負責。《日下舊聞考》載:「今鼓樓不用銅壺等物,惟以時辰香定更次,鼓則鑾儀衛派旗鼓手專司,香則欽天監所掌。漏壺室今猶存,銅刻漏無考。」

古時鼓樓置鼓,鐘樓懸鐘「晨鐘暮鼓」循律韻通。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勞作均以此為度。清朝的衰亡,使鐘鼓樓逐漸失去了為古都報時的功能,擊鼓定更撞鐘報時的方法。

關於鼓的起源,相傳黃帝在與蚩尤的戰爭中,殺了一種似牛而無角的大獸夔,並以其皮製成了大鼓,用鼓聲震懾敵人,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因而也就有了黃帝始做鼓的說法。另外,也有伊耆氏做鼓的傳說,《世本》中還有「夷做鼓」、「巫咸做鼓」等記載。

中國的鼓聲,自遠古就開始敲響;鼓樓的鼓聲從明代依稀傳來,一直敲到了今天,並將繼續擊穿未來的時空。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小巷,北京的胡同大部份形成於的元、明、清三個朝代,圍繞在紫禁城周圍,數目浩繁有幾千條。胡同這種古老街道也成為京城獨有的特色和民俗文化,為京城一景。
  • 遍佈全城的四合院─京城人的民居,是中國民居建築的範例,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
  • 廟會是中國民間的一種習俗,而北京的廟會尤為著名,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並且歷史悠久,相傳起始於遼代,但未被證實。最早有記載的是元代白雲觀廟會,明清時期北京的廟會就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京城內外的各大寺院均有各自特色的廟會.............
  •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傳統民居,也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漫步在京城幽深曲折的胡同裡,兩邊是或直或曲或寬或窄,且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大門,大小不等,裝飾各異,真是一道獨特的民俗風情。
  • 自元朝定都北京,便開始修葺京城,所以京城的古城牆創建於元,而形成在明代。當時元代城牆有11個城門,明代初期,劉伯溫修建北京城時,將原來的11座城門改成了9 座: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即聞名於京城的「都城九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內九城」。
  • 中國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歷史、風俗和文化,他們的傳統民居也是豐富多彩、獨具特色,如草原上的蒙古包、侗族的吊腳樓、傣族的竹樓等等。而黎族是海南島獨有的民族,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他們的傳統民居則是一種形似船狀的「船形屋」。
  • 明成祖要求角樓要有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工匠們一籌莫展...
  • 據說,北京城是一座「八臂哪吒城」,之所以有這樣的稱呼與明朝的著名謀士劉伯溫有關。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其孫朱允炆繼位,即明惠帝。後來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在北京發動「靖難之變」,四年後奪取皇位,即明成祖。
  • 胡同原為蒙族語,即小街巷。胡同稱呼始於元代,多數的這些小巷在元、明和清朝的時候被建造,北京胡同是明清的典型民居..................
  • 「柳塘蓮蒲路迢迢,小憩渾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斷,晚風吹過步糧橋。」這是清代李靜山讚譽北京什剎海夏季風情的一首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