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偷菜」折射城市白領心理疾病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0月2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隨著社交網站上菜地、農場、魚塘等類似的養殖遊戲越來越多,「偷菜」一事也備受關注。這種盛行的虛擬網絡遊戲有老人迷、有孩子迷,更有不少城市白領痴迷其中。心理專家分析,這種遊戲火爆的背後,揭示的是當下很多人壓力大、目標盲目等社會現狀和生存狀態。如果過度沉迷,非但不能緩解壓力,反倒容易影響身心健康和正業,得不償失。

不少玩這種遊戲的網友表示,這種以農場為背景的模擬經營類遊戲,操作簡單,花費時間少,但是畫面飽滿艷麗,趣味性地模擬了作物的成長過程,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而這種遊戲尤其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好友之間互相「偷菜」、使壞。趁好友不在時,偷盜他們辛苦種出來的果實,然後賣錢,再去買更多的東西,誰偷得越多,金幣越多,升級越快。「這對於那些每天循規蹈矩工作、生活的都市人來說,自然會愛不釋手。每天沉浸在收穫、播種、等待開花、結果、再收穫的過程中,生活有期待,那種快樂無法形容。」一網友說。

「偷菜」引發社會問題

隨著社交網站上菜地、農場、魚塘等類似的養殖遊戲越來越多,玩家們可「偷」的東西也越來越豐富——天上飛的,底下跑的,都能「偷」。有白領感慨道,在社交網上「偷菜」,就是為了一時的開心和滿足,更引用時下流行的網語: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

心理學研究人士陳小姐指出, 「大家在現實生活中對財富的渴望轉嫁到虛擬世界當中,而且能短時間『不勞而獲』地致富。

虛擬的網絡遊戲,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心理專家分析,不少白領通過「偷菜」這一虛擬遊戲釋放生活中的壓力,同時也填補了現實生活中缺少的滿足感,有人在生活中很普通,但是在農場裡可以是富豪,這樣的帶來的滿足感讓許多人欲罷不能。

有心理醫師指出,網絡遊戲是一把雙刃劍,閒暇時適當玩一下確實可以放鬆身心,如果過度痴迷,非但不能解壓,反倒會出現失眠、食慾不振、神經衰弱等症狀,得不償失。

還有心理專家表示,網友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的「偷菜」行為,不會受到任何懲罰,這對青少年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容易讓他們荒廢學業,甚至發生小偷小摸的不良行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絡中毒學童多 南韓政府著手調查及治療
8.5%美國青少年沉溺電動遊戲
社交遊戲:網絡應用的下一個熱潮
【新聞大破解】A股又跌破三千點 經濟多癌併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