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讓人只看到自己

黃桐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金錢這東西,只要能夠一人的生活就夠了,若是過多,它會成為扼殺才能的禍害。──瑞典科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有個剛出家的和尚,覺得自己心中仍有罣礙,一直無法擺脫對財富的眷戀,於是拜訪一名高僧,希望高僧能解開他心中的死結。

高僧聽畢,一句話也沒說,只是把和尚帶到一扇緊鄰街道的窗戶邊,問他:「你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很多人。」和尚說。

接著,高僧拿出一面鏡子,放在和尚面前,問:「現在你又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了我自己。」和尚回答。

高僧微笑地說:「單純的玻璃可以看到別人,而鍍上一層銀子的鏡子,卻讓人只看得到自己啊!」

和尚恍然大悟,連忙感謝高僧開示。

【心的體驗】

有人為了遺產與親人反目成仇,也有人因為借貸問題而與朋友絕交……世上似乎沒有任何東西,比「金錢」更容易造成糾紛。因為,只要一牽扯到「錢」,多數的人都會變得自私,只看得到自己。

但世上其實仍有反其道而行的人。有個科學家因為發明賺進大把鈔票,但他並沒有從此過著奢侈的生活,他的遺產也從未引發紛爭。因為,他立下遺囑,設立了獎項,鼓勵全世界對人類有貢獻的科學家、文學家。他就是「諾貝爾獎」的創辦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金錢如同水流,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只是端看我們如何運用。

摘自 《緊握雙手 什麼都沒有》沙發書坊文化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人若只是吃齋唸佛,卻不知修心,他的行為不會改變…
  • 直到滾落山下,石頭才發現人們崇拜的根本不是它「自己」,而是它的「位置」;位置換了,人們對它的態度也隨之改變。
  • 為什麼我賺了很多錢,卻失去了更多?得失之間,究竟應該怎麼拿捏呢?
  • 「性格決定命運」是老生常談,卻也是我人生中最受用的一句話。面對人生中的不圓滿時,人們常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思維,讓人生的走向產生極大的差異。
  • 「就是這麼簡單!」專家微笑地說:「要排解熱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們找到出口!」
  • 有時候,問題不是無法解決,而是我們認為這個解決方式不夠完美,所以不願意接受。
  • 他人的評論未必永遠都是正面的、有益的,又何必因此患得患失…
  • 回憶起過去跟牠生活的日子,我才赫然明白,彼此之間的情誼,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培養的,而是十二年來一天一天、一點一滴慢慢累積的。其中的回憶有快樂、有憤怒、也有悲傷……
  • 幸福快樂不可能從天而降,也需要我們追求;但追逐的方式,不是掏錢過著奢華的享受,也不該建築在名利金錢上,因為這些外在條件帶來的快樂,都是短暫的。
  • 我們心中所謂的「真理」,有時其實只是以訛傳訛的道聽塗說,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要避免成見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最重要的是學會虛心地「聆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