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蜀通津 酉陽雄鎮——王村古鎮

楚筠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湘西是一片山水秀麗、風情萬種的土地。土家族、苗族的人們世代在這裡生息,也為這一片明山秀水增添了很多奇異獨特的民族風情,而那些歷史悠久的古城、古鎮,更為其留下了濃濃的文化底蘊。

在永順縣城南26公里的酉水北岸,有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湘西古鎮,是秦漢時期酉陽城舊址,也是土王的古都。五代十國時,名溪州,又稱下溪州,彭氏土司王朝建於此,故名王村。王村因瀕臨酉水,從而有舟楫之便,可以上通黔川,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有「楚蜀通津」之稱,數百年來一直是湘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一座有濃郁土家族民族特色的文化古鎮,位列湘西四大名鎮之一。

古鎮依山傍水,山勢由東北斜向西南,山勢高陡,雞公山、諸文山位於古鎮周邊。北面是方圓1平方公里的石林,迂迴曲折,山峰如刀劍般銳利。由於王村瀕臨酉水,富有土家風格的吊腳樓依山逶迤,臨水而建,層層重疊,從岸邊到山腰,古樸典雅,鱗次櫛比。

五里長街在民居之中,由青石板嵌成,同樣依地勢蜿蜒伸展,經由歲月的風雨,青石板泛出清冷的光澤。石街的盡頭是酉水碼頭,可通往猛洞河。「溪州銅柱」是王村著名的歷史遺蹟,公元939年,楚王馬希范與溪州刺使彭士愁發生溪州之戰,彭士愁戰敗,於公元940年,即五代後晉天福五年,同馬希范議和,締結盟約,鑄5000斤銅柱為證,將把戰爭的經過和議和的條款,鐫刻於銅柱之上。

這根銅柱重五千斤,高一丈二尺,下端圓形,上端為正八方形,柱身中空,內部原是用馬氏時期所鑄的錢來填空,清朝時,柱上銅頂被盜,沉於江心,內部銅錢業被盡數偷走。北宋天禧元年,曾重立銅柱,在其上又刻了一些土官銜名。清光緒時,永順府知府張曾揚建亭保護銅柱。民國年間亭被毀。銅柱的銅質精純光潤,上刻 3000多字的《復溪州銅柱記》,字體秀麗,雖歷經千年風霜侵襲,依然清晰可讀。而土家族人則視銅柱為神物。

土家人的織錦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織錦在當地被稱作「希蘭卡普」,是花被面的意思。這些織錦色彩鮮艷絢麗,除做被面,也可作壁掛、沙發套、挎包等家居用品,土家人將其特有的民族風情溶於織錦之中,毛古斯舞、猛洞河的風光,都是織錦的主要內容,是土家人的一種民族藝術。在王村臨街的作坊裡,姑娘們在作坊的織錦機前瀟灑地飛動雙手,而那古老織機的聲響則是古鎮特有的天籟。

歲月悠悠,古鎮已經做過一千多年的時光。在古街光滑的青石板上行走,兩邊黑色的瓦簷透過陽光散在路上、身上,風鈴在風中飄響,那種感覺就像走在歷史的軌道上,紅塵已拋在身後,只是用心去體會這一片靜謐之中曾經演繹的故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鎮西塘位於浙江嘉興市嘉善縣,相傳春秋時,吳國大臣伍子胥曾在此開鑿伍子塘引水直抵境內,故稱胥塘,後又有斜塘、平川之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西塘就是吳越兩國相爭的交界地,故有「吳根越角」之稱,元代這裡已成集市,明代更具規模,是一座有千年曆史文化的古鎮。
  • 丹巴的古石碉樓數量最多、外觀造型最美、而且功能最豐富,自古就有「千碉之鄉」之稱...
  • 哈密位於天山山脈東端,被天山分割為南北兩處,山南是哈密綠洲,山北為巴里坤草原和伊吾河谷。哈密風光秀麗、歷史悠久,是漢代張騫第一次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的要塞,素有「西域咽喉,東西孔道」之稱。
  • 高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建菩提正宗寺,後稱「獅林寺」。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又因天如禪師在浙江天目山獅子巖得法,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係,故名「師子林」、師長的「師」,也有叫獅虎的「獅」的「獅子林」。
  • 在鄱陽湖與長江交匯處,九江市湖口縣雙鐘鎮,矗立著一座玲瓏剔透的小山──石鐘山,在風浪撞擊之下,時常發出鐘嗚般的聲響,被譽為中國的千古奇音第一山,更因北宋文豪蘇軾為此寫下了千古名篇〈石鐘山記〉,而揚名中外。
  • 梅里雪山又稱雪山太子,在信仰藏傳佛教的藏民心中,梅里雪山與岡底斯、唐古拉等雪山並列的八大神山之一。
  • 同裡是一座恬美幽靜的江南古鎮,雕樑畫柱的民居貼水而建,素有「東方小威尼斯」之譽。
  • 中國園林是一門建築、美術、文學和園藝等各種學科相互結合的綜合藝術..............
  • 2010年神韻全球巡迴演出將再度光臨費城。今年,據主辦者介紹,演出將於2010年1月2日和3日在費城最好的歌舞劇院——「音樂學院劇場」(Academy of Music)隆重舉行。作為美國最古老的歌劇院以及全國歷史名勝古蹟,「音樂學院劇場」與中華正統文化的演出 - 神韻的結合,將帶給大費城周邊的人們格外的驚喜。
  • 紹興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自古山清水秀,丘陵如畫,群峰如屏,平原如繡,水網交織,如身臨其境,宛若「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