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古樸的夢裡水鄉──古鎮同裡

楚筠 整理

人氣 11

煙雨濛濛的江南多的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位於太湖之濱的同裡古鎮是江南六個著名水鄉古鎮之一,四面環水,鑲嵌於同裡、九里、葉澤、南星、龐山五湖之中,鎮上有川字形河流,建築依水而立,可謂「五湖環境於外,一鎮包涵於中。鎮中家家臨水,戶戶通舟」,素有「東方小威尼斯」之譽。
  
同裡舊稱「富土」,唐初因其名太過奢侈,便改為「銅裡」,宋代又有文人將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中橫斷,拆字為「同裡」,沿用至今。

同裡是一座恬美幽靜的江南古鎮,滿目都是清澈的小河,河上石橋棋布,雕樑畫柱的民居貼水而建。同裡名門望族多,粉牆黛瓦的深宅大院分佈密集,現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
  
40多座古橋下有小舟點點,河邊是綠樹蔥蔥,舟船在水裡輕搖,看著岸邊白牆黑瓦的古宅,在微風細雨中散發著儒雅平和的氣息。難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寫道:「水鄉同裡五湖包,南北東西處處橋。水泊扁舟通萬里,鎮區來往但輕搖。」
  
江南名園「退思園」
  
退思園是晚清私家園林建築的經典,為光緒年間安徽鳳穎六泗兵備道任蘭生回鄉後所建,取《左傳》中「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簡樸淡雅,園中水面過半,建築皆緊貼水面,整個園子如同浮在水上,是中國唯一的貼水園建築。


退思園(大紀元)

退思園為橫向佈局,主體建築宅第分東西兩側。西側門廳、茶廳、正廳三進屬外宅,是迎送賓客之所。東側內宅有南北兩棟以主人之號命名的「畹香樓」,頗具氣派,為園主與家眷所居之處,其間由東西雙重廊與之連通,雨天不濕腳,夏日可遮陽,民間稱之「走馬樓」,為江南之冠。
  
中庭內園古木蔥鬱,環境清幽,其中「旱船」乃主人舞弄文墨之處。穿過由方磚砌成的月洞門,便進入主體花園了。園中以水為中心,四周散置亭台樓閣、廊肪橋樹、廳堂房軒,皆緊貼水面,園如出水上,可謂獨秀江南。
  
退思園雖然不大,但小巧精緻,集中了江南古典園林的山、池、建 築、籐木、花草,而且春夏秋冬、琴棋書畫各景俱全,清雅宜人,給人一種移步換景千、變萬化的感覺,充滿詩情畫意。
  
玲瓏典雅的「三橋」
  
同裡的水清冽纏綿,水面上架著40多座典雅玲瓏的小橋,將古鎮各地連在一起,思本橋是最古老的,水底下半座,水面上半座,好似一個圓形的大環洞,為宋朝詩人葉茵所建,意為萬事民為本,故為「思本橋」。
最著名的橋是建於清代的太平、吉利、長慶三橋,呈三足鼎立的姿態佇立在三條小河的交匯處,相隔數尺,勢成犄角,又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如同三尊精雕細琢的石雕,坐落於小河之上,水映古橋,綠樹藏嬌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
  
同里民間有走「三橋」的古老民俗,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當地的諺語說:「走過太平橋,一年四季身體都要好;走過吉利橋,生意興隆步步高;走過長慶橋,青春長駐永不老。」,所以走散橋被認為是消災去難、吉祥幸福的象徵。鎮上男婚女嫁,都要經過這三橋,據說這樣會夫妻和睦相處、白頭偕老。老人走三橋,則可以增壽添福。
  
悠遠古樸的夢裡水鄉
  
「小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的同裡古鎮恬靜而淡雅,細細的雨絲柔柔地、疏疏地落下,腳下的石板光潔閃亮,雨珠從飛翹的屋簷慢慢地往下滴,河中小船搖曳,鎮上的古建築群淡泊清幽、充滿詩情畫意,在這種悠閒的氛圍中,令人覺得變成一個寬衣闊袖的古人,踽踽獨行。
  
每當夕陽西下,小鎮的人們在淡淡水氣迷霧中走進家門,古屋上升起了裊裊的炊煙。夜深人靜之時,感受著水從窗前過,頭枕河而眠的意境,伴著呀呀櫓聲入眠,夢中仍是那江南煙雨中的同裡水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華民國95年國慶盃「正體字毛筆書法比賽」即將舉辦
第八屆海泉盃書法比賽  中縣小學生競技
史上最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
唐朝書法盛世的倡導者-唐太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