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社交障礙 音樂效力

標籤:

【大紀元10月26日訊】不論是清晨走在曼哈頓大街摩肩擦踵的上班族中,還是週末與家人在公園裏散步,你都會感嘆紐約這個多民族的國際大都市的包容性。可也許你還沒有意識到,不管你每天接觸到多少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空間裏。超出這個範圍,許多人就會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許多人都或多或少感到緊張、羞怯或焦慮。

有的人靦腆,在陌生人面前顯得無所適從;有的人羞怯,在自己的小生活圈子裡非常放鬆,一旦被要求在公共場合講話或展現自己時就變得面紅耳赤、結結巴巴、甚至表現出某種恐懼。有的人很有知識,但就是當不了老師,一站在講臺前就緊張的不知該說什麼;有的人自己在家裏唱歌跟帕瓦羅蒂似的,但一讓他上臺就緊張地找不著嗓子。為此許多有才華的人失去了被社會認知的機會,使自己的夢想無法得以實現。心理學家把其統稱為「社交障礙」。

從心理分析角度看,造成這種心理障礙的背後因素就是一個「怕」字,怕自己形象不好、怕被人取笑、怕犯錯誤,怕這怕那。久之,形成一種觀念,一種慣性思維,甚至導致出現某些負面的生理變化。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數這種社交障礙的表現,不管是兒時不良環境造成的羞怯心理,還是某種意外刺激引發的恐懼心理,都可以通過專門設計的訓練課程得到較好的改善。

在紐約皇后區森林小丘教授聲樂表演的桑德拉(Sandra Bosko)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擁有奇妙「法力」的人,她的培訓班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演唱或表演技巧,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克服恐懼心理。桑德拉老師在20年前開辦這個聲樂表演培訓班的時候,只想把學生培養成高水準的歌唱演員,讓他們登上百老匯。但後來她發現學習聲樂和參加表演的過程正是樹立自信心、克服羞怯心理的過程。許多學生,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通過一段時間有序的訓練後都變得開朗熱情,最起碼可以毫無懼色地站在舞臺上歌唱、表演。


教授聲樂表演的桑德拉老師

桑德拉老師的學生們不僅在學業上有成,有的還考取了世界著名的拉瓜地亞藝術高中;在接受聲樂表演培訓的過程中,還克服了惱人的「社交障礙」,在眾目睽睽之下也能自信坦然地展示真我。這一切對學生們在學校、社會等各種環境中能夠良性地和他人互動有著莫大的幫助。

看來,學習音樂真有多重的收穫。其實從黃帝時代起,我們中國古人首先是用音樂來調解治療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毛病的。所以當後來發現了一些植物具有治療作用時,就在「樂」字上邊加個「草字頭」,把其稱為「藥」,即具有音樂作用的草。

音樂具有多重功效。安祥的樂曲可使煩亂的心情得以放鬆,輕鬆的音樂可使苦悶的心情變得開朗。音樂(包括歌曲)還可使人自我陶醉,可以使人不去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想法。

其實,人與自然、與萬物、與周圍的一切都是一種互動關係,好的環境會給人以好的心情,而好的心情也能影響周圍的環境。當你高興時,小鳥的唧喳聲讓你感到那麼悅耳。但如果你心情不好,小鳥的叫聲就會使你更加心煩意亂。正如一首小詩中寫道:「當你滿面喜悅,就會得到甜美的微笑。當你面似冰霜,只會看到乾硬的眼神。當你敞開心菲,天空會變得豁然開朗。當你充滿自信,一切都那麼五彩繽紛。」

如果你有「社交障礙」,如果你的孩子性情不夠開朗,如果你不能總是積極的面對人生,不妨求助於音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庫市學區委員候選人論壇  探討中文教育
魏京生:幡然醒悟
「為孩子儲蓄」錄影帶視障版發行
【熱點互動】中國冤民談維權之苦(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