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小姐

怡婷
【字號】    
   標籤: tags: ,

放學鐘聲一打,便和同學充促的奔出校門,但是結果卻是公車在我倆抵達的同時就開走了,留下空瞪眼的兩個人。

就在我們嘻嘻哈哈打鬧等車的同時,一位穿著樸素的中年婦人迎面而來,說︰「小姐,能不能跟妳借十塊錢。」就在我準備掏出錢包的同時,在旁的同學一口回絕︰「沒有零錢!」在中年婦人走遠後,同學告訴我說︰「她是騙人的,她幾乎每天都在這裡騙好心人士的錢。」但是真的有人用如此的方式騙錢嗎?這一切僅僅是假說。

往後的日子裡,等車的同時我的目光便隨著她的身影在人潮中穿梭。日復一日,發現到其實肯掏出十元給她的幾乎是微乎其微,路人給予的幾乎都是不屑及不予理會的眼神,每當看見有人真心的掏出十元時,心裏雖總會不由得暗笑他的迂,但卻也充分感受到這冷酷等社會仍有溫暖的一面。

在這個現實生活的例子,十元即象徵著人性,十元如僅是緊鎖在皮包裡,只不過是一沒不具價值的硬幣。相反的,一旦將它取出,它卻可發揮無限多的功用。換而言之,人心如緊是深所在象牙塔裡,心僅是日以繼夜持續跳動著,平凡無奇的怦怦聲並無法譜出美好的旋律,然而,一旦打開心胸的那扇門,釋放心中那份愛,卻可為他人奏出動人的交響樂。

當然,十元小姐仍然例行著她的工作,持續著穿梭在那等車的人潮中,也許,她的確是為欺騙愛心的女騙子,抑或是有者不為人知的秘密,實則不需再作探討。值得深思的是,當你遇上了那位十元小姐,你將選擇坦然的給予幫助,或者冷漠的撇開頭而置之不理?放開你的心胸吧!也許在你對他人施予十次援手之中,僅有一次是確實需要你那雙手的,但那又何妨呢?因為畢竟你的愛仍深深的迴盪在那十分之一的人的心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長達8年的對日抗戰終於結束,然而在這之後中國的和平並沒有到來,由於共軍在抗戰期間採「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之戰略,由初期的數萬人的小規模部隊發展抗戰勝利後已至百萬大軍;另一方面國軍卻在抗戰中付出了200多名將領及300餘萬士官兵的傷亡。
  • 9月26日晚,亞太人權基金會「人權領袖獎」頒獎典禮在洛杉磯鮑溫公園市隆重舉行,8位為維護人權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士獲得了「人權領袖獎」。最後,當主持人宣布今年的特殊獎項「精神領袖獎」由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獲得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洛杉磯法輪功學員李有甫代表李洪志先生接過獎牌,他說:「中共從99年開始的對法輪功的瘋狂鎮壓已經徹底失敗,法輪功學員在李洪志師父的指導下,走過10年巨難,屹立不倒,並將真善忍的真理傳遍世界。作為李洪志師父的弟子,我們深知師父的超常付出和世人難以想像的承受,師父獲獎當之無愧。」同時他也對亞太人權基金會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 我是中國冤民大同盟的主席,所謂冤民,就是中共60年來把我們推上來──今天正在大陸上訪的2千萬上訪大軍。所謂經濟改革開放30年,取得巨大成果的今天,竟還有2千萬上訪大軍。中共從1921年建黨至今,渡過了四次危機:第一次危機是中共長征;第二次是大飢荒,死了很多同胞;第三次是文革,1966年;第四次就是八九民運,八九民運是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反官倒」,他們在天安門廣場付出了血的代價。
  • 每天在校門口,看到許多家長充滿著無限的愛心,親自把孩子送到學校,然後再匆忙的去上班或去做其他的事情,我心底就感到非常的感動;感動的是天下父母心,為了子女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為了子女明天的希望,為了希望他們的明天能夠比我們更好,所以每一位做父母的總是期望他們得到最好保護和機會。
  • 當每項服務的預算及費用攤開來和國外的夢幻式服務相比較時,你就會發現國內的健保費用被壓縮到那麼低,如何和國外相比?

    而且國內繳稅的費率及保險費用是相對低廉的,所以要改善所有不良的環境是要付出相對代價的。

    健康檢查與任何醫療資源一樣,都不是哈利波特式的廉價魔法,都要付出重大代價才能取得!

  • 賈甲先生為了中國的民主事業,願意承擔風險付出代價,以便將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幸福自由的生活在沒有共黨、沒有恐懼的中國。賈甲先生對中國人的真誠摯愛感天動地,讓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不好好問問自己:我們這些中國人值不值得賈甲先生這樣無私忘我的大愛,面對我們真正的領袖我們能做些什麼?
  • 兩個月前,江蘇省鹽城6歲男童周銀寶,身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俗稱白血病前期),處於生死邊緣。一對上海夫婦得知後無償捐贈女兒貝貝的自留臍帶血。在經過兩個月的感染期、排斥期後。10月24日上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在父母的陪伴下,小貝貝與小銀寶這對體內流著相同血液的特殊兄妹終於見面了。據悉,這是中國首例自留臍帶血捐獻異體成功案例。
  • 〔自由時報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辛苦大半輩子,卻在退休時罹癌,還好志工是良藥,幫助柳憲樑熬過艱辛抗癌路,擔任內政部南區老人之家志工隊長,帶領172位志工陪伴老人們,走人生最後的一段路。
  • 一個承受失去妻子的挖心痛苦的父親會怎樣去面對獨自撫養孩子們的巨大挑戰?改編自卡爾(Simon Carr)同名自傳小說的電影《男孩們都回到鎮上了》(The Boys Are Back),以親切感人的細膩手筆描繪了一個家庭的真實故事,體現出了付出與關愛、犧牲與承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