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悉尼唐人街 讓明珠更燦爛

標籤:

【大紀元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史迪何蔚悉尼報道)悉尼的唐人街擁有眾多中餐館和其他亞洲風味的餐館及各色商店和服務機構﹐是一個具有濃厚中華文化風格的城市景點,也是悉尼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歷史上、經濟上和多元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年﹐悉尼市政府把對唐人街的改建納入了整個悉尼市的改建計劃中﹐希望在若干年後﹐唐人街能成為一個在環境上、公共設施上和文化形式上更吸引國內外遊客的地方。

悉尼市政府的唐人街改建規劃

本週二晚上﹐悉尼市政府借達令港皇冠酒店舉行社區研討會﹐就市政府的唐人街公共區研究報告草案聽取反饋意見,並確定重點實施項目。社區對唐人街的改建反響熱烈﹐參加會議人士一百有餘。

市政廳委員約翰麥金納尼在會上代表市長介紹了研究報告以及行動計劃的時間安排。他提到﹐從地理位置和吸引力來說﹐唐人街是僅次於悉尼市中心的重要地區。每年,唐人街地區的國內遊客為110萬,國際遊客為140萬,其中來之中國的遊客自2004年以來增加了一倍。改建唐人街將促進這一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

唐人街的改建計劃基於悉尼市2030改建計劃﹐共有三個改建方面﹕

1.對人行道、街道和公共設施的改建,其中包括加寬人行道和增設單車通道﹐更好的利用橫街的空間﹐增加新街道、街亭和椅子。改善鋪路材料、照明設備,提高安全性。

2.通過增加公共藝術項目和景觀﹐以及保護和改善街道特色﹐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起來。

3.活躍和擴大街頭市場﹐推動節日慶典和各項活動的開展。

參加會議的各界人士普遍認同改建計劃。大家認為拓寬人行道很重要,並提出薩瑟街和高本街﹐以及德信街和高本街的十字路口交通很差﹐急待解決。
同時﹐有建議擴展唐人街﹐把高本街以東的德信街也劃歸為唐人街範圍﹐納入改建計劃。

悉尼唐人街的過去和現在

悉尼唐人街,或稱雪梨華埠,是全澳大利亞最大的唐人街。它起源於19世紀60年代﹐最初是在悉尼的岩石區(the Rocks)。1920年,悉尼的唐人街遷移到金寶街(Campbell St),即目前首都劇院所在地(the Capitol Theatre Site)。1930年唐人街再一次遷移,落腳於德信街(Dixon St)和禧街(Hay St.)。沿著德信街兩側﹐中式餐館一個接一個出現。
1966 年﹐白澳政策被廢除後,大型投資者首次被允許從東南亞進入澳大利亞。這些投資者沿德信街自置物業。1980年,德信街物業業主和企業主共同集資興建儀式拱門、獅子、亭子等具有中國藝術特色的建築﹐使唐人街在外形上具有了濃厚的民族色彩。現在的唐人街除了德信街和禧街外,還包括了工廠街(Factory Street)、高寶街(Goulburn Street)、小禧街(Little Hay Street)、必街(Pitt Street)與湯瑪斯街(Thomas Street)。
今天的唐人街不僅擁有悉尼最好最多的華人餐館﹐還有琳琅滿目的精品時裝店、珠寶店和銷售最新電子技術的商店,而且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中國和亞洲的專業服務中心,提供如移民、買賣房產、旅遊等方面的服務。這是悉尼唐人街與其他城市相比,獨具特色的地方。此外﹐在文化風格上也融納了其他亞裔文化的特點﹐如泰國、韓國和日本的文化特點。
悉尼的華人和亞裔都在關注唐人街的改建﹐也 都希望在保留其本身文化特點的同時﹐把它裝扮得更美﹐更具魅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人歡度中國黃曆新年
悉尼市大型退黨活動 200華人當場三退
【名醫專欄】擁有健康牙齒,究竟哪種方案適合您?
能源機構:維州今冬天然氣或短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