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主流媒體肯定奧巴馬亞洲政策演說

標籤:

【大紀元1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15日專電)美國總統奧巴馬昨天在東京發表亞洲政策演說,表示將積極參與亞洲事務,並強調對美日同盟關係的重視,日本主流媒體今天紛紛發表社論,對奧巴馬的亞洲政策表示肯定與歡迎。

「朝日新聞」社論指出,奧巴馬的演講內容明示美國回到了亞洲,他自稱是首位出身太平洋的美國總統令人感到驚奇,但也表明美國深入參與亞太地區事務的強烈意願。

社論指出,奧巴馬的訊息明確,美國作為亞洲太平洋國家,希望積極參與有關建構此一地區未來的討論,以更正式的方式參與東亞高峰會議,日本對美國深入參與亞洲應該表示歡迎。

文中指出,不僅經濟問題,包括朝鮮半島非核化、地球暖化對策等問題,美國和中國建構實務性的合作關係,對維持地區安定和繁榮不可欠缺,也對亞洲各國帶來好處。

社論指出,奧巴馬以美日合作關係作為基礎來推動亞洲政策,和有意多元發展美日同盟關係的日相鳩山由紀夫的看法相呼應,日本有必要協助美國參與東亞峰會等組織。

「讀賣新聞」社論指出,奧巴馬在演講中把亞太地區定位為攸關美國死活的地區,表明將負起責任,且明確表示美日同盟是加強美國參與亞洲的基礎,美日領袖剛在東京就加強同盟關係達成協議,面對開始出現不協和聲音的美日關係,鳩山必須發揮領導力。

文中指出,亞洲隨著中國崛起擴大影響力,相對地使得美國的存在感降低,奧巴馬演講內容的背景應與美國面對此一現實的危機感有關。

社論指出,亞洲有鳩山提倡的東亞共同體構想和中國提倡的東亞自由貿易圈等主張,出現摸索加強地區合作的各種動向,奧巴馬談到參與東亞峰會的問題,應是有意為美國的參加舖路。

「日本經濟新聞」社論指出,冷戰結束20年,亞太地區出現堪稱歷史性具活力的變化,美國由於雷曼兄弟破產事件衝擊,導致經濟衰退,重建不易。相對地,太平洋另一頭的中國則快速崛起,奧巴馬的演講顯示出美國的焦慮。

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今年或明年就可望超越日本,躍居全球第二。國防預算則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大的規模,新加坡和澳洲等國都已開始公開表示不安。

社論指出,鳩山政權提出「對等的日美關係」,開始模索有異於自民黨政權時代和美國的距離,內部甚至有排除美國參與「東亞共同體」的主張。文中呼籲新政府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必須基於戰略的判斷,認真探討日美安保的理想方式。

「產經新聞」社論指出,奧巴馬自稱是首位出身太平洋的總統,顯示他意識到國內外對美國在亞洲存在感和影響力降低的不安。

文中指出,奧巴馬的中國政策仍有令人擔心之處,他說,美國不會圍堵中國,美中合作關係不會降低美國和同盟國的關係,但未提到中國快速擴充軍備及缺乏透明度的問題。

社論指出,要求中國針對經濟、環保和北韓等問題扮演負責任的角色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不可忘掉中國在人權、軍事和安保方面的問題。

社論呼籲鳩山認識到亞太地區需要以美日為主軸的領導力,面對中國的崛起,身為同盟國的日本有與美國互補的角色,應立足於此推動日本的亞洲外交。

相關新聞
奧巴馬將致力深化美日同盟
鳩山奧巴馬首次會談 確認堅持美日同盟
奧巴馬與鳩山同申加強美日同盟的重要
美日會談 合作關係不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