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松:與時俱進的廁所文化

李文松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19日訊】 喜歡題詞,是華人祖先留下的傳統嗎?未曾考證,不敢肯定。但是黨官都喜歡走到哪裏,寫上幾筆。無論是否懂得書法,字寫的好壞,都要留下一些痕跡。其背後的政治目的姑且不言,起碼是告訴大家,自己的顯赫。

平頭百姓怎麼辦呢?且看很多遊覽地,「xx到此一遊」,「xxx到此一遊」。絕大多數都是這類的字跡,間或有一些「xx我愛你」的點綴。最簡易的是用粉筆寫,這些保留不會持久,高級一點的用油性筆寫,這些比較耐受風雨的侵蝕了,最狠的是刀刻,把字直接刻在木頭上,這樣,目的是要和古蹟的存在融為一體了。就看吧,幾乎把個木頭欄杆或者是柱子,刻的體無完膚一般。歪歪扭扭的字跡,大大小小的見縫插針一樣。

這些,在一類二類的保護文物上,特別是其臉面的正面地方,基本能夠杜絕,因為那是聖人、名人、文人、官人留存墨跡的地方。在不上類的遊覽場所,和一些上類文物的背面角落,越是多見。

也許是這種習慣的延伸吧,好久了,在公共廁所,也有題字的風氣在流行,而且延續至今。但是,內容在慢慢的起了變化。

二十年前,那是下流的大白話,或者是黃色的順口溜,抑或隱諱一些、含蓄一些。如今,這些不復存在,已經搬到了春晚的小品中去了。

十年前,那是性病廣告氾濫的地方。印刷粗製濫造的東西,隨便的張貼其上,地址都是某某胡同、某某不知名的小巷旮旯,某人的祖傳秘方。一層摞一層的貼,上面的遮蓋住下面的,後來的掩蓋了先到的。如今,這些也不復存在,蹤跡全無了,已經搬到了報紙上,或是電視的熒屏上了,都是某某醫師的某某醫院和一串串的吉祥數字的電話號碼了。

當今呢,廁所文化翻新了。

大體上是這麼幾類。一種是賣迷魂藥;一種是賣假幣;一種是小姐的聯繫方式;還有一種是賣槍支。很多公共廁所,甚至是某些大醫院的廁所內,都留下了這樣的字跡。而聯繫方式有電話的、有QQ的。

按照『新中國』廁所文化的發展規律,這些將來說不定什麼時候,也會登上大雅之堂。但是,按照人類的道德和法律來說,這些不可能有明目張膽的一天。

不過,就我判斷,隨著與時俱進,這些很可能會有堂而皇之的一天,不會總是躲在陰暗骯髒熏臭的廁所裡,一直的受氣受排擠,一直見不得陽光下去。

且看前面兩種廁所文化的演變歷程,我對這個判斷有信心,只要黨還一直掌握著權力,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就是要讓一切受壓迫的翻身嘛,所以,今天這些廁所文化,也不會總是今天這個樣子下去的,總會有登上前台大張旗鼓的一天。

都還記的吧,過去社會上對資本家、地主,恨之入骨,百般唾棄,如今,資本家和地主,是驕傲的象徵,是能力的代表,是學習的榜樣。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當今天的廁所文化走向前台的時候,明天的廁所文化將會是什麼樣呢?

不妨我們大家集思廣益的猜猜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桃園女監首開放>坐監初體驗 三代吃牢飯
澳洲27名中學生露營遭大雨被迫廁所過夜
印度婦女爭取隱私權  高呼沒廁所沒新娘
蘋果和胖子:羊水破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