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攝影展反映人類生活狀態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28日訊】(美國之音2009年 11月 27日報導) 南加州大學安那伯傳播學院展出了一批新的照片,這次展覽是受一個最受歡迎的攝影展的啟發而舉辦的。

1955年,“人之家”攝影展首先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揭幕,接著先後在38個國家巡迴展出。攝影家愛德華·斯泰肯展出了508張照片,他要傳達的信息是人的生活狀態和人類的普遍性。

南加州大學公共外交學教授尼克·卡爾說,斯泰肯的照片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細節,在各國巡迴展出時,吸引了大批觀:

“我認為他的展出之所以成功,部份原因是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人之家’攝影展是屬於每個人的。”

現在,1955年這個著名展覽的規模較小的現代版–“21世紀的人之家”,正在南加大舉行。

29歲的保羅·羅考維爾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在國外求學。他拍攝了世界上許多人、地方和風景的照片。這次展出的70張照片就是他提供的。

羅考維爾的照片反映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人們生活在其中的建築和城市。例如在一張照片中,一個穿著鮮藍色衣服的人走過一片沙漠,四周只有黃沙和他的影子。另外一張在耶路撒冷拍攝的照片,人們戴著頭巾,在西牆前祈禱。還一張空中拍攝的蜿蜒的萬里長城。

就跟當年斯泰肯的展覽一樣,這次展出分為不同的主題,有“人之奇觀”,“人之城市”,“人之信仰”,和“人之地域”。以兒童為主題的部份放在“人之家”以及“人之孩童”中。

羅考維爾說:“兒童是我最喜愛的攝影主題。因為他們總是精力充沛,總是讓你著迷,而且總是願意讓你給他們拍攝。”

羅考維爾在印度時,拍下一名男子懷抱一名熟睡的孩子,一名母親背著孩子。在“人之孩童”這部份,一名柬埔寨年輕人從他的園形草帽下偷窺,還有一名藏族孩子拿著一杯奶茶向鏡頭走來。

羅考維爾說,他的攝影作品顯示了多元中的一個共同主題:“我想這些照片顯現出來主題,實際上就是人類的共性。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都享有同樣的東西,比如家庭、信仰、友情。這些具有普世價值的東西,無論你走到哪裏,都會見到。”

卡爾教授說,就像最初的“人之家”攝影展,21世紀的展出同樣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

“你經由某個人的眼睛看到世界的一個角落。你捕捉到某個人生活中的一瞬。有些美麗的照片,特別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畫面,非常動人。不論他們屬於哪個民族,哪個文化,你立即就會覺得自己和他們是一樣的。”

羅考維爾希望,他對人類的共性所做的詮釋,能夠成為那些經常成為頭條新聞的醜惡現象的美麗對應。

他也希望,這次展出能夠鼓勵人們去親眼看一看他照片中的這些地方,這個美麗多彩的世界。

羅考維爾正在南加大攻讀公共外交碩士學位。他打算畢業後,進一步探索並且和人分享他所說的這個“奇妙無比、五彩繽紛的世界”。迄今,他已經去過45個國家。他希望在明年滿30歲之前,再去5個國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丹麥攝影展  一百個即將消失的地方
郎靜山作品義賣  捐助災區重建
美在台協會17日起台中辦攝影展
台灣.畫境攝影展11月3日起華府展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