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雄:韋琳玲查號客服專業優質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29日電)手邊沒網路,又急需查電話號碼時,拿起電話撥104查號台,已是人們理所當然的標準動作,而全天待命的查號人員,也幾乎不會令人失望。從事這一行已有20年的韋琳玲,深以查號台高品質的服務為傲。

韋琳玲現在是宜蘭北區查號中心的助理管理師,負責培訓新進人員。在40分鐘左右的訪問中,親切柔和、速度適中的語音及清晰的咬字,已說明了她的專業。

她說,聲音給人的感覺很抽象,讓人有想像的空間,而查號人員的聲音專業就在於即使看不到人,也能讓客戶想像說話者是面帶微笑。

韋琳玲表示,招考新人時,除學歷外,熱忱是重要的觀察項目之一。客服這一行要有發自內心的熱忱,因為「聲音的表情裝不了」。

她說,一通電話平均30秒內要完成,一名查號人員一天7.5個工時,平均要接聽7百到8百通的電話,若不是真喜歡這份工作,聲音很容易就「露餡」。

此外,查號人員也不能與時事脫節,例如八八水災發生時,就有很多客戶要查與救助相關的電話。平時也有一些外籍配偶或其家屬有生活上的疑問,不知道要找誰,此時查號人員就要主動引導客戶,不讓他們白打了電話,這時查號台就成為更全方位的「資訊台」。

對自己嚴格,就是對客戶負責。也因此,即使多數人都在休息的時間,查號人員仍固守一支小小電話,回應無數人查號的需求。

韋琳玲說,颱風天是查號人員工作最繁忙的時刻之一,很多人會打電話詢問停水、停電事宜的相關聯絡電話。有時南部營運中心的量接不來,北部也要幫忙接,「風大雨大都要趕過來」。

查號人員有時也會遇到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況。韋琳玲舉例,有次一人打電話進來查「蕭煌奇」的電話號碼,查號人員為了確認,詢問「是歌手蕭煌奇嗎?」對方卻說,「不是啦,救火那個消防局啦」。

偶有外籍人士打電話進來,查號人員會以英語溝通,真的無法應付,再轉到106英文查號台,但不會沒有嘗試就馬上轉接。

客服人員在第一線面對各種客戶,常要承受壓力。韋琳玲說,客戶也會有情緒,不理性地罵髒話,也曾有客戶喝醉酒打查號台,查號人員不能先掛電話,會基於同理心,先讓他們發洩一兩分鐘,安撫他們,再禮貌的表示,「若不查號,請掛電話」,或轉第二線處理。

韋琳玲敘述,過去有名生活不如意的中年男子常打電話進來抱怨,後來終於找到工作,還特地送了一箱飲料到查號中心,這件事點出了查號人員的「同理心」服務,確實讓客戶感到窩心。她也自豪的說,目前客戶對服務表示「非常滿意」的都高達8、9成。

網路普及後,很多電話號碼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韋琳玲說,網路對她們的工作一定有影響,且目前除了中華電信,其他固網業者也推出查號服務,「但我們一定要做的更好」。

20年的職業生涯中,雖然樂在工作,韋琳玲也曾有離職的念頭,那是來自一般職業婦女都必須面對的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掙扎。

她說,兩者之間要平衡是件難事,尤其查號台24小時無休,必須輪班。她曾經晚上10時上班,那「正是一般人下班回家,最享受家庭氣氛的時候」。但她說,還好家人都很支持她。

韋琳玲說,查號是她摯愛的工作,除了查號外,她也從客戶身上得到很多體驗、很多故事,只是沒有時間和他們分享。不只查號,「多做一件事,就是多盡一份心力」,她這麼期許自己。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培徽近30年的攝影生涯,除記錄歷史時刻,也與歷任閣揆建立深厚情誼,成為近代史的見證...
  • 鞋店老闆張文傑曾經凡事向「錢」看,不知不覺憂鬱症上門。後來靠岳父母和教會的關懷走出憂鬱,並悟出家庭、事業和教會各80分的「38主義」。即使鞋店面臨16年來首次虧損,他仍堅持不裁員,只是自己和妻子減薪。
  •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31日電)人稱「阿山哥」的攝影師徐廉鈞以一種近似傳教士的精神拍攝婚紗照,他曾推動要求新人接受婚姻輔導課程換取婚紗照退費1萬元的方案,盼新人都能用心經營家庭,增添社會祥和。
  • (中央社記者林瑞益台北1日電)從球員到教練,甚至負責招商,明道大學籃球隊教練賈凡身兼數職。他說,「與其怕接受壓力與挑戰,不如勇敢面對,那麼先被淘汰的就不會是我。」
  • 家境艱困,長期接受扶助的高雄縣杉林鄉陳慶新3姊弟,擔任縣家庭扶助中心及縣府旗山社會福利館志工,即使年紀輕輕,自身又遭到父母相繼過世的打擊,3姊弟的服務熱忱不減。
  •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14日電)挨家挨戶,1天逾10小時的清潔打掃工作,顏春珠的手肘和膝關節貼滿藥布,但她從不怨天尤人,只樂觀看待未來,現在孩子上大學、研究所,自己也擁有房子,生活讓她有了幸福感。
  • 何元富從收集火車票進而愛上鐵道文物,10年前他自製自售鐵道風情撲克牌,到全台300多個火車站擺攤兜售。現在他不但打造懷舊主題的「台鐵本舖」,還資助大學鐵道社團經費。
  •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21日電)在高雄、屏東地區,巡迴擺攤販售山地農特產的原住民莊健星是一位都市遊牧民。他說自己書讀不多,苦倒吃了不少,但很高興能夠賣些小山產,溫飽養家,當個平安高興的小人物。
  •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22日電)曾經盛行台灣民間的北管戲曲,隨著老藝人的逐漸凋零,加上新血招募不易,這門傳統表演藝術已日漸式微。宜蘭縣漢陽北管劇團團長莊進才為了不讓它失傳,近10年來努力傳承重擔,發願要把畢生才藝傳下去。
  • (中央社記者陳俊諺台北28日電)正在攻讀碩士的張雅期,克服了癌症的折磨,更熱切的擁抱生命,挑戰非洲第一高峰,並與同學熱心募款,改善坦尚尼亞學童的衛生環境,近期則把愛留在台灣,幫助弱勢小孩圓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