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英雄:韦琳玲查号客服专业优质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曾依璇台北29日电)手边没网路,又急需查电话号码时,拿起电话拨104查号台,已是人们理所当然的标准动作,而全天待命的查号人员,也几乎不会令人失望。从事这一行已有20年的韦琳玲,深以查号台高品质的服务为傲。

韦琳玲现在是宜兰北区查号中心的助理管理师,负责培训新进人员。在40分钟左右的访问中,亲切柔和、速度适中的语音及清晰的咬字,已说明了她的专业。

她说,声音给人的感觉很抽象,让人有想像的空间,而查号人员的声音专业就在于即使看不到人,也能让客户想像说话者是面带微笑。

韦琳玲表示,招考新人时,除学历外,热忱是重要的观察项目之一。客服这一行要有发自内心的热忱,因为“声音的表情装不了”。

她说,一通电话平均30秒内要完成,一名查号人员一天7.5个工时,平均要接听7百到8百通的电话,若不是真喜欢这份工作,声音很容易就“露馅”。

此外,查号人员也不能与时事脱节,例如八八水灾发生时,就有很多客户要查与救助相关的电话。平时也有一些外籍配偶或其家属有生活上的疑问,不知道要找谁,此时查号人员就要主动引导客户,不让他们白打了电话,这时查号台就成为更全方位的“资讯台”。

对自己严格,就是对客户负责。也因此,即使多数人都在休息的时间,查号人员仍固守一支小小电话,回应无数人查号的需求。

韦琳玲说,台风天是查号人员工作最繁忙的时刻之一,很多人会打电话询问停水、停电事宜的相关联络电话。有时南部营运中心的量接不来,北部也要帮忙接,“风大雨大都要赶过来”。

查号人员有时也会遇到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韦琳玲举例,有次一人打电话进来查“萧煌奇”的电话号码,查号人员为了确认,询问“是歌手萧煌奇吗?”对方却说,“不是啦,救火那个消防局啦”。

偶有外籍人士打电话进来,查号人员会以英语沟通,真的无法应付,再转到106英文查号台,但不会没有尝试就马上转接。

客服人员在第一线面对各种客户,常要承受压力。韦琳玲说,客户也会有情绪,不理性地骂脏话,也曾有客户喝醉酒打查号台,查号人员不能先挂电话,会基于同理心,先让他们发泄一两分钟,安抚他们,再礼貌的表示,“若不查号,请挂电话”,或转第二线处理。

韦琳玲叙述,过去有名生活不如意的中年男子常打电话进来抱怨,后来终于找到工作,还特地送了一箱饮料到查号中心,这件事点出了查号人员的“同理心”服务,确实让客户感到窝心。她也自豪的说,目前客户对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都高达8、9成。

网路普及后,很多电话号码可以在网路上找到,韦琳玲说,网路对她们的工作一定有影响,且目前除了中华电信,其他固网业者也推出查号服务,“但我们一定要做的更好”。

20年的职业生涯中,虽然乐在工作,韦琳玲也曾有离职的念头,那是来自一般职业妇女都必须面对的兼顾工作与家庭的挣扎。

她说,两者之间要平衡是件难事,尤其查号台24小时无休,必须轮班。她曾经晚上10时上班,那“正是一般人下班回家,最享受家庭气氛的时候”。但她说,还好家人都很支持她。

韦琳玲说,查号是她挚爱的工作,除了查号外,她也从客户身上得到很多体验、很多故事,只是没有时间和他们分享。不只查号,“多做一件事,就是多尽一份心力”,她这么期许自己。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培徽近30年的摄影生涯,除记录历史时刻,也与历任阁揆建立深厚情谊,成为近代史的见证...
  • 鞋店老板张文杰曾经凡事向“钱”看,不知不觉忧郁症上门。后来靠岳父母和教会的关怀走出忧郁,并悟出家庭、事业和教会各80分的“38主义”。即使鞋店面临16年来首次亏损,他仍坚持不裁员,只是自己和妻子减薪。
  • (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31日电)人称“阿山哥”的摄影师徐廉钧以一种近似传教士的精神拍摄婚纱照,他曾推动要求新人接受婚姻辅导课程换取婚纱照退费1万元的方案,盼新人都能用心经营家庭,增添社会祥和。
  • (中央社记者林瑞益台北1日电)从球员到教练,甚至负责招商,明道大学篮球队教练贾凡身兼数职。他说,“与其怕接受压力与挑战,不如勇敢面对,那么先被淘汰的就不会是我。”
  • 家境艰困,长期接受扶助的高雄县杉林乡陈庆新3姊弟,担任县家庭扶助中心及县府旗山社会福利馆志工,即使年纪轻轻,自身又遭到父母相继过世的打击,3姊弟的服务热忱不减。
  • (中央社记者王淑芬高雄14日电)挨家挨户,1天逾10小时的清洁打扫工作,颜春珠的手肘和膝关节贴满药布,但她从不怨天尤人,只乐观看待未来,现在孩子上大学、研究所,自己也拥有房子,生活让她有了幸福感。
  • 何元富从收集火车票进而爱上铁道文物,10年前他自制自售铁道风情扑克牌,到全台300多个火车站摆摊兜售。现在他不但打造怀旧主题的“台铁本铺”,还资助大学铁道社团经费。
  • (中央社记者陈朝福高雄21日电)在高雄、屏东地区,巡回摆摊贩售山地农特产的原住民庄健星是一位都市游牧民。他说自己书读不多,苦倒吃了不少,但很高兴能够卖些小山产,温饱养家,当个平安高兴的小人物。
  • (中央社记者沈如峰宜兰县22日电)曾经盛行台湾民间的北管戏曲,随着老艺人的逐渐凋零,加上新血招募不易,这门传统表演艺术已日渐式微。宜兰县汉阳北管剧团团长庄进才为了不让它失传,近10年来努力传承重担,发愿要把毕生才艺传下去。
  • (中央社记者陈俊谚台北28日电)正在攻读硕士的张雅期,克服了癌症的折磨,更热切的拥抱生命,挑战非洲第一高峰,并与同学热心募款,改善坦尚尼亚学童的卫生环境,近期则把爱留在台湾,帮助弱势小孩圆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