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雄:蔡百峻千里尋蝶飛躍國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2日電)生態攝影家蔡百峻28歲時無可救藥的愛上蝴蝶。他放棄經商生涯,先後賣掉3棟房子,一心只為拍攝蝴蝶的倩影,並曾為此多次遇險,但仍堅持夢想,致力推廣保育,用蝴蝶進軍國際。

小時候,蔡百峻喜歡到處抓蝴蝶,製成標本,夾在書中,但是蝴蝶很快就腐爛弄髒了書本,他說「現在想到這樣對蝴蝶的『愛』其實是『錯愛』」。

蔡百峻出身做食用油生意的家庭,但是他對做生意毫無興趣。28歲那年,他到花蓮旅行,去了1處蝴蝶養殖場,看著毛毛蟲爬滿牆壁,然後變成蛹,不久又變成蝴蝶,四處飛翔,不禁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花蓮的好山好水,使蔡百峻醉心,加上同好的引薦,他在欣賞蝴蝶翩翩飛舞之餘,也漸漸了解台灣蝴蝶的概況,結下了不解的蝶緣。

因為愛蝴蝶,他想要專心拍攝蝴蝶,不惜放棄經商,這在當年謀生至上的時代,特別需要勇氣;再加上蝴蝶的出現時間不定,很多次蔡百峻為了守候蝴蝶而缺席家族聚會,常留下妻子單獨面對家人和友人。

但他堅持夢想,認為這是在投資未來。家人看他這麼投入,不久之後又獲得國家公園之邀去拍攝蝴蝶而受到肯定,他的家人,特別是媽媽與妻子,也就漸能接納,並給予支持。

為了追逐蝴蝶,蔡百峻說,有好幾次與死神擦身而過。他常背著一身的攝影器材,騎著摩托車從高雄經中橫、花蓮、台東、屏東再折回高雄,在曲折的山路中奔波幾百里。有次為了追寬尾鳳蝶,忘了自己在騎車,結果一頭撞上山壁。他說,「撞山壁算幸運了,撞錯邊就是懸崖。」他也曾連人帶車掉進山溝,當時四下無人,只能咬緊牙根掙扎再站起來。

在野外,蔡百峻被馬蛭吸過血,也被虎頭蜂螫過,有回情況還特別嚴重。他說,當時是在2000公尺山上,非常冷,「我感到心肺衰竭,頭很痛,呼吸不過來,有鎖喉的感覺。」高山上沒有醫院,他只能強忍,找尋草藥,聽天由命。

上山時,蔡百峻都會自帶乾糧,晚上則睡帳篷、果寮與車子,最長曾經半年沒有回家。這樣的生活,他說,「一點都不苦,最苦的是經費不足,工作無法繼續下去。」

他說,工作1年的基本消費至少新台幣100萬元,幾十年來,為了籌措拍攝蝴蝶的資金,變賣了3棟房子。但是,「這個工作很有意義,不管要花多少錢,我都會繼續下去,如果有需要,我還會再賣房子。」

拍蝴蝶幾十年,蔡百峻已拍出心得。譬如,使用顯微鏡頭時,最好的拍攝距離是0.5公尺,但往往人還在2公尺外蝴蝶就會飛走,拍攝者必須要讓蝴蝶感覺到他是同伴,才不會飛走。他說,要想接近蝴蝶到1公尺以內,可說難上加難;他有時靠近10次,10次都失敗。

台灣的地理環境特殊,生物多樣性資源極為豐富,蝴蝶超過400多種,種類的多樣及數量龐大早已聞名於世,因此有「蝴蝶王國」的美稱。蔡百峻也因為千里尋蝶,迄今總共拍到345種類的蝴蝶,而被稱為「蝴蝶先生」。他還經常到台灣各地演講,製作蝴蝶相關的禮物送給小朋友,喚醒下一代重視生態保育,培養更多喜愛大自然的學子。

藉著蝴蝶也可以拚外交。美國史密松尼安博物館系統下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2007年5月舉辦第21屆工藝藝術節,曾邀請蔡百峻到紐約,以28幀蝴蝶照片展示台灣生態之美。這是全亞洲以生態攝影方式參展的第1人。

蔡百峻藉著相機鏡頭,為台灣的蝶類留下珍貴的影像紀錄,致力推廣生態保育,他努力不懈的故事,被選入國小教材,又用鏡頭進軍國際,做了漂亮而沒有爭議的蝴蝶外交。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31日電)人稱「阿山哥」的攝影師徐廉鈞以一種近似傳教士的精神拍攝婚紗照,他曾推動要求新人接受婚姻輔導課程換取婚紗照退費1萬元的方案,盼新人都能用心經營家庭,增添社會祥和。
  • (中央社記者林瑞益台北1日電)從球員到教練,甚至負責招商,明道大學籃球隊教練賈凡身兼數職。他說,「與其怕接受壓力與挑戰,不如勇敢面對,那麼先被淘汰的就不會是我。」
  • 家境艱困,長期接受扶助的高雄縣杉林鄉陳慶新3姊弟,擔任縣家庭扶助中心及縣府旗山社會福利館志工,即使年紀輕輕,自身又遭到父母相繼過世的打擊,3姊弟的服務熱忱不減。
  •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14日電)挨家挨戶,1天逾10小時的清潔打掃工作,顏春珠的手肘和膝關節貼滿藥布,但她從不怨天尤人,只樂觀看待未來,現在孩子上大學、研究所,自己也擁有房子,生活讓她有了幸福感。
  • 何元富從收集火車票進而愛上鐵道文物,10年前他自製自售鐵道風情撲克牌,到全台300多個火車站擺攤兜售。現在他不但打造懷舊主題的「台鐵本舖」,還資助大學鐵道社團經費。
  •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21日電)在高雄、屏東地區,巡迴擺攤販售山地農特產的原住民莊健星是一位都市遊牧民。他說自己書讀不多,苦倒吃了不少,但很高興能夠賣些小山產,溫飽養家,當個平安高興的小人物。
  •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22日電)曾經盛行台灣民間的北管戲曲,隨著老藝人的逐漸凋零,加上新血招募不易,這門傳統表演藝術已日漸式微。宜蘭縣漢陽北管劇團團長莊進才為了不讓它失傳,近10年來努力傳承重擔,發願要把畢生才藝傳下去。
  • (中央社記者陳俊諺台北28日電)正在攻讀碩士的張雅期,克服了癌症的折磨,更熱切的擁抱生命,挑戰非洲第一高峰,並與同學熱心募款,改善坦尚尼亞學童的衛生環境,近期則把愛留在台灣,幫助弱勢小孩圓夢。
  • 手邊沒網路,又急需查電話號碼時,拿起電話撥104查號台,已是人們理所當然的標準動作,而全天待命的查號人員,也幾乎不會令人失望。從事這一行已有20年的韋琳玲,深以查號台高品質的服務為傲。
  • (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5日電)已近八旬之齡的許葉景年過半百時,接觸到日本舞踴,找到了人生的最愛。20 多年來她不但克服頑疾,為自己舞出一片天,還藉此推動國民外交,證明成功並非年輕人的專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