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紀曉嵐匯論專心一意、聚精會神的重要

鄭念行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我(紀曉嵐自稱)記起:乾隆十二年(紀元1747年)與我同登舉人榜的一位御史講的一 件事:他曾經問一位伶人說:“像你這樣唱坤角的伶人多得很,唯獨你能技壓群芳。 你的秘訣是什麼呢?”

這位伶人回答說:“我們這些人,都是扮演女人的藝人,那麼必須要把自己的心性,也變成女人,然後在表演時,才能表現出柔媚的神情姿態。使觀眾看後為之傾倒,為之消魂。如果表演時,仍然保留著一絲男人的心性,那舉止做派,就必然會露出一絲不像女人的地方,又怎麼能爭得與那些眉如細月、美目流盼的女人一樣的寵愛呢?至於說到上場演戲,要是扮演貞節女子的話,即使在嬉笑戲謔時,也不能失去所演貞婦的節操;如果扮演淫亂的女人,即使在莊重地坐著時,也掩飾不住所演女人淫穢的神態;假如扮演尊貴的女人,即使穿戴著百姓的服飾,也仍能保持高貴的氣派;如果扮演貧賤的女人,即使穿著華麗的衣服,而低賤的意態依然存在;假如扮演賢良的女子,即使發怒,也顯示不出嚴厲的神色;假如扮演兇狠蠻橫的女人,即使理屈詞窮,也有不肯讓步的惡意。而喜怒哀樂、恩怨愛憎等七情六欲,在表演時都要一一設身處地的著想,不認為是在演戲,而是當作真事一樣的專注,並且聚精會神。只有這樣,看戲的人,才會覺得像真的一樣。可是別的伶人,扮演女子卻不具備女子的天性,只會 模仿女人的動作、表情,而不瞭解各種女人的不同性格,這就是我能技壓群芳的原因 。”

我(紀曉嵐自稱)的朋友李玉典說:“伶人講的這些話,聽起來好像不值得一提,其實不然,他裏面蘊含的道理,極為精闢!此事雖小,可以喻大:伶人學藝、表演的這件事,可以用來說明許多大事。天下沒有心不在這件事上,而能在這件事上登峰造極 的;也沒有一心一意地去幹這件事,卻不能登峰造極的。如果專心一意地鑽研一種技 藝,這種技藝就一定會精湛;如果專心一意地去從事某種職業,這種職業就一定能幹得十分出色。小而言之,則有善耍小球的宜僚(古人名,善演雜技)、善造車輪的輪扁(古人名,善造車輪)。大而言之,則有治理天下的皋、夔、稷、契等人。無論大 小,道理是相同的。這和煉氣、煉心的主張,也是可以互相印證的。”

古人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莊子講:“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辛棄疾詞雲 :“夢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筆者認為,他們講的都是 這一個道理。

(事據《閱微草堂筆記》)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曾傳唱過一首名為《蘇武牧羊詞》的歌曲, 此曲約產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傳說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學教師。其中“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這句歌詞尤其激勵人心。此歌內容采自古代歷史故事:漢武帝時,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單于囚禁冰窟逼降,他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后來又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產奶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十九年而終不屈服。今天我就講一講“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的故事。
  • (編者註:歷史常常驚人的相似。2000年前,當耶酥被迫害的時候,他曾要求門徒為他傳播的真理作證。他們沒有辜負耶酥的教誨。300年間,一代又一代虔誠的基督徒,前赴後繼,不惜流血犧牲,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走遍山山水水,只為了告訴人們,耶酥教人向善,他講的是真理。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才洗盡了耶酥蒙受的不白之冤。如今,誰都知道,基督教原本是教人向善的,根本不是當年惡人們所誣陷的所謂邪教。2000年後的今天,法輪功學員為捍衛自己信仰所做的一切,不正是在重複與當年基督徒同樣可悲可泣的壯舉嗎?!為了幫助更多不明真像的人充分認清今天法輪功學員為堅持信仰、揭露邪惡和講清真像所做的一切,特將早期基督徒的若干故事編寫於此,供讀者參考。 )
  • 太宗和群臣經常在一起討論各種問題,形成共識,所以貫徹的力量非常強大。“貞觀四年”時,整個國家就已經進入“貞觀之治”的盛世了。“貞觀”一朝人才濟濟,名臣如雲,而其中以“諫諍”聞名的就數魏徵了。
  • 一天半夜時分,蔣玄暉與朱友恭、氏叔琮等人暗中帶領「勇士百人叩行在,言有急奏,請見帝」。當宮門打開時...
  • 魏文侯,名斯,戰國初魏國的建立者,尊儒重道,是儒家道德所標榜的榜樣之一,其用人之道可謂古代君主中以德治國的典範。他禮賢下士,師事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的故事流傳至今。
  • 因為在古代中國人很重視文章詩賦方面的才藝,特別是當官的都是通過科舉考上來的,文化水平都不錯,往往都有一顆愛才之心。趙抃一聽覺的她還挺有文采的,更喜歡她了,正所謂「憐香惜玉而心動者」,一時之間就沒有察覺這顆愛才之心背後隱藏著的色慾邪念。
  • 清代才子紀曉嵐,他文情華瞻,所出妙聯絕對,信手拈來,出口成章,渾若天成,堪稱對句奇才。他處事圓達,既能體察聖心,又能智斗奸臣。雖經宦海沉浮,卻能保命全身,實為隱之大者。他學究天人,前有《四庫全書》之鴻篇巨製,後有《閱微草堂筆記》之醒世佳作,實為一代文豪。觀其一生,文績卓著,才名遠揚,為後人所傳頌。
  • 明太祖朱元璋到太學視察,廚師進茶,很稱他的心。朱元璋高興地賜給他冠和帶,任 命他為官員。 當時,在旁邊的一個老太學生,親眼看到、聽說了這件事,非常感慨。
  • 明代永樂十九年,朝廷將要舉行會試。有個名叫曾鶴齡的書生,和幾位元浙江地區的舉 人,一起坐船去趕考。這些年輕的舉人,多半自以為年輕有才,前途無量,表現出目 空一切的樣子,人們暗地裡稱之謂狂生。他們在船上,談天說地,指東道西,議論紛 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