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會議陷僵局 新草案無任何具體目標

標籤:

【大紀元12月15日報導】(中央社哥本哈根15日法新電)聯合國氣候會議今天在重要議題上僵持不下,一份新的草案文字缺乏任何限制全球暖化現象的目標數字。

最新草案不包含任何明確數據,明訂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長期目標、溫室氣體排放高峰期、預期的全球暖化極限,也不包含準備對受氣候變遷影響的貧窮國家提供的援助金額。

這些核心問題在與會部長間繼續討論,期望在18日前達成共識,屆時將擬出一份協議送至世界各國領袖面前。

這項12天的會議截至今天,程序性爭議和相互指責不斷,而一些重量級領袖今天抵達,要給會議注入強心針。

最新草案說,「已開發國家在對抗氣候變遷方面必須扮演領導角色」,因為他們佔「歷史上及現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最大宗」。

但是草案文字又說,資助對抗全球暖化戰爭的「金援貢獻來源和規模」仍「有待商榷明訂」。

歐洲對中美兩國施壓

歐洲今天對中國和美國加緊施壓,要求這兩個世界最大碳汙染國讓步,促成通過新的氣候協定,以緩和嚴重的氣候變遷。

瑞典環境部長卡爾格恩(Andreas Carlgren)代表歐洲聯盟27國,參加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他表示:「世界上有兩個國家,占了全世界排放量的一半。」

他又說:「我們仍然期望他們雙方能提高對減少排放量的目標水準,否則我們將無力達到2度的目標。」他是指限制全球暖化程度不超過攝氏2度的目標。

歐洲大國德國也加入指責行列,該國環境部長洛特根(Norbert Roettgen)表示:「我的感覺是我們可望於週五獲得結果。」

他又說:「如今主要問題在於美國和中國都不願踏出下一步。二者都想要保持所有選項開放,直到會議的最後幾個小時。我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美國減排承諾不會加碼

針對華盛頓當局可能會進一步提高溫室氣體減排承諾的論調,美國政府今天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會議上對此潑了冷水。

美國首席談判代表史登(Todd Stern)告訴記者,「我不預期在減排承諾上會有任何改變。」他說,華盛頓當局的立場已由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揭示。

「我們的政策必須透過立法,結果可能是整體目標或整體減排數量,實際上會高出不少。但我們目前不能做出那種承諾,因為仍不確定,我們不想許下我們沒把握的承諾。」

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污染排放國,在哥本哈根展開的氣候談判中扮演關鍵角色。這項會議的目的是協商出因應氣候變遷的2012年以後全球性協議。

相關新聞
環保人士爬上雪梨劇院拉布條 
全球氣候變化高峰會進入最後會談
氣候峰會進入最後一週尚未達成協議草案
貧窮國家代表抗議退出哥本哈根談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