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樹種淨化能力分高下 台灣櫸、黃連木列最優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22日訊】(據中廣新聞記者陳奕華報導)植樹減碳成國際減排的流行趨勢,國內樹種淨化空污能力如何?環保署首度公佈評比結果,依據淨化能力分為A、B、C三級,包括台灣櫸、印度紫壇、苦楝、黃連木列為「A咖」,淨化能力最優,每秒可以吸收0.5毫米的空污物,其次是樟樹、茄苳、鳥心石等樹種,至於常見的榕樹則列為「C咖」,淨化能力普通。

在交通幹道、辦公大樓或是居家陽台常見的樹木、盆栽,除了綠化外,還有減碳以及淨化的功能!而且不同樹種空氣淨化能力也不太一樣。

環保署與學術機構合作下,花了四年的時間,針對本地樹種進行分析研究,22號公佈空氣品質淨化能力樹種分級,其中台灣櫸、印度紫檀、小葉欖仁等,列為淨化能力最優的「A級」,至於B級包括樟樹、茄苳,另外桃花心木、榕樹則歸類為C級。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謝燕儒說:「像是A級裡面,我們的黃連木、台灣櫸、小葉欖仁等,吸收速率是每秒0.5毫米以上,B級部份,我們在大葉樹欖、光蠟樹、樟樹等,介於0.5到1之間,C級是在0.1以下,像我們的水黃皮跟桃花心木這些都是。」

環保署表示,由於各類型場所主要排放污染物不同,適合種植的樹種也不同,像是商業區或辦公大樓,人潮眾多、加上空間密閉,可以選用台灣櫸、茄苳,至於車流量大的交通幹道、汽機車排放大量廢氣,兩旁的行道樹可選用樟樹、黃水皮,而鄰近工業區苯跟甲醛含量高的地方,建議種植茄苳、台灣櫸,一般場所僅為了減碳,可以選擇桃花心木、垂葉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