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高潔的彭祖

孑伊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4日訊】彭祖是遠古時代顓頊帝的玄孫,到殷代末年時,彭祖已經七百六十七歲了,但一點也不顯衰老。彭祖少年時就喜歡清靜,對世上的事物沒有興趣,不追名逐利,不喜愛豪華的車馬服飾,把修身養性看成頭等大事。君王聽說他的品德高潔,就請他出任大夫的官職。但彭祖常常以有病為借口,不參與公務。

他非常精通滋補身體的方術,常服用「水桂雲母粉」「麋角散」等丹方,所以面容總像少年人那樣年輕。然而彭祖的心性十分穩重,從來不說自己修煉得道的事。

他清淨無為,幽然獨處,很少到處周遊,就是出行,也是一個人獨自走,人們不知道他到什麼地方去,連他的僕從也不知道他哪兒去了。彭祖有車有馬但很少乘用,出門時常常不帶路費和口糧,一走就是幾十天甚至幾百天,但回來時仍和平常一樣非常健康。

平時他常常靜坐屏氣,心守丹田從早晨一直到中午都端端正正地坐著,用手輕輕揉雙眼,輕輕按摩身體的各部位,用舌頭舐嘴唇吞嚥唾液,運上幾十次氣,然後才收功,趕來散步談笑。如果他偶爾感到身體疲倦或不舒服,就運用閉氣的方法來治體內的病患,讓胸中所運的氣散佈到身體的各部位,不論是臉上的九竅,肺腑五臟、手足四肢以至於身上的毛髮,都讓氣逐一走到。這時就會覺得氣象雲一樣在身體中運行,從鼻子、嘴一直通到十指的末端,不一會兒就覺得通體十分舒暢了。

君王去看望彭祖時,也常常不通知他,偷偷留下些珍寶玩物賞給他就走了。君王給彭祖的賞賜前後有幾萬金,彭祖也都接受下來,但立刻就把它們救濟了窮苦的人們,自己一點也不留。

彭祖主張按天道德行事,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不要被貪婪的慾望和美色誘惑,並經常內省自己的過失,使內心保持安然潔淨的狀態。作為修煉人的彭祖,不看重官職,不喜歡錢財,從這種淡泊名利的態度中能看出古人虔誠的修煉狀態。彭祖成仙後,人們把他的論述記錄下來,成就了《彭祖經》。

(資料來源《太平廣記》)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漢孝武皇帝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他治國英名,在中國的歷史上影響也頗為深遠,其實武帝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治國之道,實乃其非人間等閒之輩也,今詳細述之。
  •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字通,漢朝第七位皇帝,西漢時期的皇帝、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文學家。漢族。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帝劉邦的曾孫,太上皇劉太公的玄孫,其母是皇后王娡。公元前156年7月14日生於猗蘭殿,公元前87年3月29日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漢武帝5歲時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 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曾用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謚號“孝武”,後葬於茂陵。
  • 燧人氏是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據《韓非子五蠹》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日燧人氏。」
  • 伏羲是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仙風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學識和道行高深,「精識高道,深達攝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攝生之道,相傳他活到141歲,外貌非常年輕,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閎、安期先生之類的神仙。孫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 故事中的漁民救人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報,既幫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個人積了很大陰德。自從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漁民就再也不打魚了。而漁民也得到了福報,在神佛的護佑下,不管災年豐年,他家的莊稼年年豐收,家中事事順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來,他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