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桃園縣青埔國小 打造心靈伊甸園

徐乃義 圖/青埔國小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中壢市青埔國小位於桃園高鐵入口處的中壢市與大園鄉交界處,於民國35年12月創校,為新街國民學校青埔分校,39年8月獨立,校名為青埔國民學校,57年9月改為青埔國民小學。

青埔國小學區狹長,涵蓋中壢市興和里、水尾里、青埔里、洽溪里及大園鄉橫峰村共5 個村里。原屬農業地區,人口不多,規模不大,在歷任校長及教職員工的努力經營、家長會及地方人士的支持下,各項軟硬體設施均有良好基礎。高速鐵路施工時,學區住戶暫時搬遷,如今青埔國小卻成為中壢市區少有的增班學校,下年度要增加兩個班級。由於是高鐵特區裡的5所小學之一,校地將由原有的0.8 公頃擴增為2.3 公頃,成為48 班的大型學校。

校長熱誠用心 打造學習樂園

吳鳳嬌校長說她希望將青埔國小打造成「學習的樂園、心靈的伊甸園!」吳鳳嬌校長中英文演說技術一流、正統音樂背景,她也重視體育教育,認為體力好是一切的基礎,強調以「歡樂童年,用心學習」為辦學目標,希望營造出社區、家長與師生團結一心的學校,培育出自信、快樂、知書達禮、感恩惜福、團結一心的好兒童。

吳鳳嬌校長過去擔任高坡及蚵間國小校長時,秉持著「服務的人生最美」的信念,懷著強烈的求知企圖心和教育使命感,圓融的整合社區資源。而來到青埔國小後,吳校長以溝通、計劃、執行、考核與輔導高效能的行政運作,彰顯教育的效能。

重視多元教育 五育均衡發展

中壢市青埔國小在「全國教育博覽會」中,是展示跆拳道的學校,兒子王晨羽是跆拳道選手的家長會長王茂盛,對吳鳳嬌校長重視學生五育均衡發展,給予高度肯定,青埔國小在田徑、體適能、跆拳道上均有出色表現。

家長會長王茂盛說,吳鳳嬌校長不但關心學生,連青埔國小畢業生也是吳鳳嬌校長的「管轄範圍」,該校跆拳道畢業生甘若佳升上平鎮高中後,吳鳳嬌校長仍是「緊追不捨」,關心她的後續學業與跆拳道練習狀況,不但全校師生以校為家,吳鳳嬌校長與社區互動綿密,也令王茂盛會長折服!


吳鳳嬌校長、總務曾花妹主任、家長會王茂盛會長暑假期間到校指導鼓勵語文競賽選手。


吳鳳嬌校長口才一流,青埔國小學生參加國、台、客語的演說,都是由吳鳳嬌校長和主任老師共同指導,吳校長自己也不忘進修,每週花一個半小時與聖德書院的外語老師學習英文演講,她深信有快樂的心情,就會產生學習動機!而桃園縣立大園國際高中即將成立,學校籌備處正是在青埔國小內,吳鳳嬌校長也建議大園國際高中爭取「國際事務中心」的設立。

吳鳳嬌校長很重視品德教育,青埔國小幾乎沒有出過問題少年,面對邊緣少年問題的發生,吳校長認為導師的愛心、學校行政的配合、父母教育的扎根、社區價值觀、媒體的影響均很重要,吳鳳嬌校長更肯定「大紀元時報」重視品德教育和正面報導取向,認為學子看正面的文章有助品德的潛移默化。

吳校長希望閱讀成為每位同學最喜歡的興趣。她認為閱讀使我們可以遨遊世界、穿越古今、到達想像的另一境界。閱讀文學類書籍讓想像馳騁在無限無涯的世界,脫離現實的牢籠;閱讀非文學類書籍讓知識更上一層樓,見解更精湛。

吳校長也常告訴家長,關心孩子教養的父母,一定要知道品格教育無法外包、無法填鴨硬塞,需要長期環境薰陶、在現實生活中反覆練習、潛移默化養成的。父母是孩子教養路上重要的榜樣,所以要以身作則,及早規範言行,建立孩子的價值觀。

大手牽小手 水災送愛心

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吳鳳嬌校長發起「大手牽小手,送愛到災區」活動,希望發揮「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精神,協助災民度過人生中黑暗的時期。


青埔國小的作法是,大家隨緣捐贈現金,孩子們省下零用錢變成災區救命錢;集合班級圖書或家中堪用圖書,送給災區的孩子們;分享可以使用的文具和玩具,讓他們也可以和我們一樣可以快樂的書寫、快樂學習;除了學校全新舊款的運動服之外,也希望大家一起將衣櫃中,已經好久沒穿,且乾乾淨淨的衣服,送給災區同胞;另外,用雙手畫出美麗的卡片關心災區居民。

就讀青埔國小二年級的謝懷慈、謝懷媛、謝懷屏三胞胎雖是小小年紀,卻拿出3 個撲滿到學校捐款,3 人分別捐出200多元、300 多元、400多元,代表他們的愛心,讓吳鳳嬌校長感動不已。

公家樹啟動 環保一起來


青埔國小旁已栽植2,000多棵樹苗。


桃園縣政府為推動愛地球、減少暖化的觀念,桃園縣長朱立倫於青埔國小旁主持桃園公家樹希望工程啟動,並手植肉桂幼苗。朱縣長表示,在空地上種樹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隨著種樹面積增加,也將使平均氣溫下降,種樹愈多,就能減少暖化,是愛地球的具體表現。桃園公家樹的啟動是一個重要的開始,小樹苗長成大樹時可以做為行道樹、公園樹,他期望相關單位能貫徹執行,也呼籲各企業、公益團體踴躍認養,共同為節能減碳付出心力。

朱縣長手植的肉桂,由青埔國小學生羅曉婷代為看顧、每日澆水,讓小樹成大樹。

桃園縣府推出公家樹計畫,除青埔國小旁已栽植2,000多棵樹苗外,在青埔高鐵站東北方,也栽植了3,000 多棵樹苗,樹種計11 種,分別為楓香、光臘樹、肖楠、羅漢松、流蘇、肉桂、白千層、小葉欖仁、櫸樹、台灣欒樹及烏心石。

青埔國小也將環保工作納入學校行事曆,每年度上學期舉辦環保教育宣導及有獎徵答,下學期舉辦環保創作競賽,鼓勵學生利用環保材料,發揮創意,並養成愛物惜福觀念。另外,青埔國小舉辦全校性教學觀摩活動,提供教師環保新觀念,同時配合高鐵興建,進行學校本位課程設計,每年級均有自編課程,為歷史性的一刻留下紀錄。

青埔國小辦理廢電池回收工作, 另外, 各班也設置環保小尖兵協助辦理資源回收及宣導,成效良好。學校內設置環保教育櫥窗,公布各項活動及訊息,並積極進行紅火蟻及登革熱防治,利用簡報方式向全校師生宣導,進行學生住家火蟻調查,確保學生安全。

另外,青埔國小全面進行廁所綠、美化,提供師生良好如廁環境,並利用廢棄課桌椅自製創意鞋櫃,學生在教室內著室內拖鞋上課,提升學生衛生習慣及學習興趣。青埔國小的陳智成老師共帶領學生進行18 次水質監測(含新街溪及老街溪),讓學生更深刻了解河川問題,並能加以省思。也帶領學生配合皇家社區環保義工隊進行3 次社區掃街活動,並宣導登革熱清除孳生源活動,藉此進行社區巡禮活動。同時全校進行H1N1防疫總動員,期望在這波新流感中,青埔國小師生能健康平安快樂。◇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令人驚呀!校長與教務長、學務長、總務長等一起在校門口,大聲說「早安!您好」,迎接上班上課的老師與同學。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結合禮儀小組、學生自治會、學生議會、各系學會與社團,每日晨間於校門口微笑迎接全校教職員生到校,讓全校師生主動互相問早道好,帶起謙和有禮的風氣,替校園注入不一樣的氛圍。
  • 台灣教育部推動「三品運動」的啟動典禮上,台灣亞洲大學校長張紘炬成為唯一受邀的大學代表,因為亞洲大學早在三年前就著手推動校園的有品教育。
  • 台灣台南市南寧中學推行生命教育,著重學生品格的引導、形塑,師長以自身行動的光輝、散發出來的生命能量感動學生。校長顏弘洺還提出「昂首闊步南寧人」的口號,他希望南寧師生光明磊落,勇往直前去做該做的事。
  • 許多校園新校舍興建時,師生都會合作做校園公共藝術創作,藉此美化校園、培養學生環境美學。台灣豐里國小公共藝術作品已經成為畢業生感情記憶的一部分,校園的景觀建構過程,不但是藝術教育過程,更是凝聚社區共同記憶的過程。
  • 台灣桃園縣平鎮市的山豐國小,一進入校史室內放眼望去滿目皆是巧固球獲獎獎牌,由民國66年創校至今30多年獎牌數巳累計至160多個,最早獲獎的獎牌遠至1979年,最新出爐的則是2009年6月份的第四屆全國沙灘巧固球大賽的冠軍。
  • 台灣台中縣新社國小,在郭金蓮校長的帶領下,天真的學童在純樸的鄉間學校快樂的成長,或許擁有的資源沒有都市中學童來得多,但他們的成長故事一樣精彩,從觀察貓頭鷹的生命教育課程、到讀經班閱讀習慣的養成,整個學校以及鄰居們可以說是共同成長、相處得和樂融融。
  • 在台灣諸多的大學校園中,不乏設備良好、氣派高聳的建築。我們也認為,先進的高樓和精良的設備,可以提供學生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然而,走一趟東海大學,我們有了不同的思考與領略。

  • 閱讀教育,是潛龍國小的教育重點,也體現在各方面。除了詩詞解說牌以外,為培養學生從小閱讀的習慣,林淑芬校長近年也專注於繪本語文研究,鼓勵並推廣「把繪本帶入教室」的活動。
  • 就讀台灣嘉義溪口國中二年級的淑婷,是農家子弟,自小父母分離,年事已高的奶奶代替了母職,經濟則仰賴父親打零工維生,父親生病後只好靠著叔叔打工接濟。淑婷自懂事以來,就會主動勤快的幫助家中大小事務......
  • 校長解釋為何樸實傳統的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會更合適。於是伴隨多年時光的《大紀元時報》,成為一份可以在校園生活中實踐閱讀,並引導品德教育的教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