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中國政府拒絕承諾減排量

人氣 2

【大紀元1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丹麥哥本哈根報導)12月8日下午,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中國代表團召開首次新聞發佈會。中國代表團副團長、氣候變化中方首席談判代表蘇偉拒絕了歐盟所提出的建議,即經濟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應承諾溫室氣體減排量,並對發展中國家緩解氣候變化承擔部份公共資金。

蘇偉認為:「歐盟的立場是不合理的……。在《京都議定書》及其他氣候變化框架合議中已經明確規定了,什麼是發達國家應該做的,什麼是發展中國家應該做的。」

根據《京都議定書》,發展中國家對減排或分擔世界貧窮地區減排資金沒有承諾。


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在新聞發佈會上(攝影: Miguel Villagran/Getty Images)


蘇偉指稱,無論是美國、歐盟還是日本,所承諾的2020年溫室氣體減排量幅度都不夠大。他指責美國、歐盟和日本,對其氣候排放削減承諾過低。他認為美國的減排放目標和美國在財政方面支持發展中國家,是正在進行的氣候變化會議是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事件回放:

從12月7日開始為期兩週的聯合國氣候會議,有來自192個國家的代表匯聚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丹麥首相丹麥首相拉爾斯‧洛克‧拉斯穆森(Lars Loekke Rasmussen)在開幕式上宣布,在峰會的最后兩天,將有110個國家首腦抵達哥本哈根,以期達成一個新的全球性的氣候協議,來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這次會議的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除了人數眾多的聯合國成員國的官方代表團以外,數以千計的關心氣候變遷問題的活躍人士和非政府組織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許多抗議團體聚集在會場外圍,表達對世界決策人物在處理氣候變化問題不力的憤怒與不滿,氣氛火爆。

如果在本次會議上,各國不能達成共識、並通過新的決議,那麼在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後,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溫室氣體的排放。因此,本次會議被喻為 「拯救人類的最後一次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氣候峰會奇聞:中方發布會半數記者擋門外
台灣守護地圖  記錄草根環保運動足跡
秘密草案曝光  窮國怒  哥本哈根峰會一團亂
兩公約國內法化  馬英九:人權與世界接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