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童下田插秧體驗稻米文化 期盼6月慶豐收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20日電)他們住在田邊,卻多數未曾下過田。南投草屯鎮僑光國小100名5年級小朋友今天下田學插秧,體驗農民種稻歷程,他們將持續照顧這塊約一分地的田,希望6月可以慶豐收。

這項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推動的學童種稻體驗教育,今天在僑光國小前的農田舉行。在草屯農會及校方的安排下,小朋友在寒假前即開始育苗,插完秧後,他們還要參與除草、施肥等農事,並在6月間親手收割,從一連串的體驗歷程,認識台灣農業及米食文化。

這群小農夫下田插秧前先拜「田頭」,在南投縣府農業處長陳朝旺、草屯農會理事長簡峻庭、總幹事林木傳及農糧署專員童玉玲等帶領下,循古禮祭拜天地,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他們並宣誓愛這片土地,不會使用對土地有害的耕作方式,並竭盡所能照顧秧苗,直到它們長大。

隨後,大伙兒戴起斗笠、披著毛巾,捲起褲管,光著腳踩進水田。水田雖已劃好動線及格子,不過對於幾乎未曾下過田的學童,一開始仍不知如何插秧,大家擠成一團無章法,經過農民李啟元的指導,小朋友才慢慢摸索出倒著走彎著腰插秧的訣竅。

插完秧,家長挑著點心擔來慰勞這群小農夫。小朋友雖然插得歪七扭八,不過,他們都說,這樣的體驗讓他們更能感受農民的辛苦,也更懂得要感恩惜福。

陳朝旺告訴小朋友,農業是古老的行業,但人類的食物有90%以上是農產品,因此也是永遠不會消失的行業,大家有必要體驗農產生產的過程,感受農民的辛勞與付出,並從中體會「要怎麼收獲就要怎麼栽」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校長吳樹池也說,社區家長以務農為主,但多數學童未曾插過秧,希望藉由種稻體驗活動,讓孩子認識台灣米食文化,進而認同台灣的農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