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賞析:李白〈靜夜思〉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氣: 27309
【字號】    
   標籤: tags:

靜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作者簡介】
李白(西元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盛唐時期最有名的大詩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雄奇豪放,飄逸不群,想像豐富,流轉自然,音韻和美,體格多變。

【字句淺釋】
靜夜思:在寂靜夜晚的思念。疑是地上霜:懷疑是地上的霜,可見是在秋天的時候。舉頭:抬起頭來。

【全詩串講】
床前灑滿皎潔的月光,朦朧中我以為地上有霜。可是抬頭一望,圓圓的秋月真明亮。望著月兒,情不自禁想故鄉。想著想著,我低下了頭,心中的思念沒有盡頭。

【言外之意】
小詩僅僅二十字,沒有精美的辭彙,沒有奇特的想像,沒有新穎的手法;平平淡淡、明白如話,好像詩人漫不經心地偶然談起過去的瑣事,隨口說出幾句家常話來,然而卻餘音繚繞,在人們心中不斷引起迴響與共鳴,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此詩能被人千古傳頌,是因為它撥動了人們心中一根最敏感的「情弦」── 思鄉情。在這個人世間,只要還存在思鄉之情,這首古老而新鮮的思鄉小夜曲就將永遠在人們的心中傳唱下去。

離過故鄉的人都想過故鄉,想過故鄉的人更愛故鄉。長期思鄉而不能回歸,可以讓人得「鄉思病」,此病無藥可醫,除非回鄉。因此,對故鄉只能思不能回是一種莫大的痛苦,而強迫人背井離鄉、拋家出走則是一種殘酷的心理刑罰。每一個善念尚存的讀者,讓我們共發良願:願世上每一個人,不但有思鄉的自由,也有回鄉的權力;願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故鄉,可以思念、可以回歸;願未來的世界變得無限美好,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感覺到家鄉的美好和溫暖,人與人之間都象親朋一樣。那時,這首古老的小詩就會微笑著向人們揮手告別。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其實,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所謂的「不如意」才是關鍵。杜甫通過觀賞春天的美景,與春光做了個約定;「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如果到哪裡都有美麗的春光陪伴,那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 隱居獨修之人,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寂寞」,如果不能克服並去掉它,就無法隱居,也達不到修煉的效果。所以我們來看一看,王維是如何排遣這種「寂寞」之情。當「寂寞」難耐之時,就走出房間,「蒼茫對落暉」。雖然是「人訪蓽門稀」,但作者卻認為自己有松、鶴為鄰(鶴巢松樹遍)。
  • 「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其中的「(仙)鶴」借指賀知章。言外之意是說,您將來在仙界中自在逍遙,什麼時候能飛回來紅塵探望我們啊?因為宴會有皇帝在場,賀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輩,所以李白這首詩用詞用典都恰到好處。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 宋‧陸游《楚城》:「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古代名家的作品能跨越時空,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一千五百年間事」,物亦非,人亦非,「只有灘聲似舊時」。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