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釭詩約:早發

文/紫真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早發   宗澤
繖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
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譁。

(一大早出發行軍,儀仗隊裏的傘蓋低垂,馬兒踏著沙地奔馳;水遠山長的行進途中,路旁多的是不知名的野花盛開。兩眼觀察著沿途的山形地勢,而心中默思著應敵的戰略與對策;全軍也胸有成竹,鎮定、安靜而不喧嘩的緩步徐行。)

這首詩的作者是宗澤(1059→1128),字汝霖,浙江義烏人。曾為東京留守,大破金兵。他不是詩人,然文章甚精。著有《宗忠簡公集》。可他卻是個抵抗金人侵略的民族英雄,宋代把他和岳飛並稱。他的詩平平實實,並不在文字上用工夫,可字裡行間,那治軍嚴謹的威武雄姿、名將胸懷表露無遺!

而這位抗金英雄身上,卻有個典故流傳:

宋朝名將宗澤,他是浙江義烏人,常年在京任職,很少回家。有一年,他由京城返鄉探親。回朝的時候,家人用鹽與硝,醃了一隻豬腿肉,讓他帶回任所食用。

因為怕悶放在袋子裡會壞,所以就把它掛在馬車上,一路風吹日曬的回到京城。取下來時,那腿豬肉變得又乾又硬,而且外皮還長了一層霉。可是想到這是家鄉帶來的東西,便捨不得丟掉,於是吩咐下人用力將外層削掉。沒想到,切開後竟然發現那腿肉鮮紅似火,蒸熟了的味道竟是香甜無比,大別於新鮮豬肉的風味,於是便稱之為「火腿」。

他將這塊肉分送同僚食用後,獲得大家一致的讚賞。於是將之傳揚開了,所以他的鄉親紛紛製作,並且拿到鄰縣的金華去賣。由於風味特殊,深受江南人士的喜愛,於是「金華火腿」從此聲名大噪,名揚全國。

其實真正的發源地是義烏,只是金華的地方大、交通便利、通商發達罷了。一直到今天,提起火腿,無一不以金華為譽,無一不感激這位無意中的創始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朝懷才不遇的詩人高適,在760年代,某年的人日,於落魄的旅次,寫了一首七言古詩給杜甫,詩題是「人日寄杜二拾遺」,其中有兩句,非常著名: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 上元又叫元宵。這一天處處張燈結彩,詩人則在晚上作詩歌詠。蘇軾也曾在元宵夜寫了一首七言絕句...

  •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 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人處,惟有幽花渡水香。
  • 唐詩有許多出色的思鄉之作。悠悠鄉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觸發;又往往進一步發展成為悠悠歸夢。武元衡這首「春興」,就是春景、鄉思、歸夢三位一體的佳作。「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這是兩個出語平易自然,而想像卻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詩句。
  • 以前的朝廷小官,待遇微薄,宋詩常將箇中苦況表露出來。例如:陸游「假中,閉戶終日,偶得絕句」中「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經常欠書店的債,又沒有酒錢。這即使是詩的誇張,想必與實情也相去不遠。
  • 中國的古典詩,喜歡論述自然與人生,而拿自然的永恆,與人生的有限,來相互對比。在自然的嬗遞中,人的生命,也不斷的推移。詩人喜歡用自然的美,與自然的變,作為人生的比喻和象徵——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五台山乃中國佛教名山,康熙大帝是印象中自秦統一中國後,繼唐太宗之後的又一千古一帝。歷史上康熙曾五次巡遊五台山,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遐想。有天,看到康熙寫的《菩薩頂》,應該是康熙遊覽五台山所作(康熙遊覽五台山都在菩薩頂入住),頗感驚訝,直接刷新了對康熙的認識。
  • 她是清代奇女子,恰似史上的李清照、書中的林黛玉。她秉絕代姿容,具稀世才情,憑藉詞、書、畫三大才藝穩居滿清第一才女的地位,更因詞作成就,被譽為女中納蘭、大清「詞后」。
  • 雪本是冰冷的,可在很多人的眼裡,卻是一種希望。南宋詩人陸游的這首《除夜雪》僅僅二十八個字:「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