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甚麼小事當大事辦理稱「小題大做」?

心語
font print 人氣: 58
【字號】    
   標籤: tags:

我們往往閱報時,會看到有些人因小事起爭執,而大打出手或告上法院。人們就會說︰「他們為這點小事打架、對簿公堂,真是小題大做啊!」另古籍中也有記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三回》:「他用了多少本錢,費了多少手腳,只騙得七千銀子,未免小題大做了。」

那麼,為甚麼把小事當作大事辦理被稱為「小題大做」呢?

其實,「小題大做」原本是古代的科舉考試用語,出自明清時代科舉考試的內容。科舉制度,是國家選拔人才、任用官吏所採用的制度。開始於隋朝,在唐朝形成,完備於宋朝,後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中國古代的選士制度,因在秦朝之前是採取分封制度,故取士用人就按照世襲制度。西周時,天子分地以封諸侯,治理國家就由天子、諸侯、卿、士等人負責,階級分明,每個階層各依倫常血緣世襲。至東周,世襲制度開始瓦解,食客、客卿成為制度外為各國國君選才的另一途徑。

漢朝時,分封制度逐漸被廢除,皇帝為舉用賢能,於是採用察舉制,由各地官府推薦才德兼備的人才。但察舉制弊端叢生,評選不客觀。到三國時代,魏文帝曹丕定九品中正制舉才。此制是在郡邑設小中正,州設大中正,由小中正按出身、品德等來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等級錄用,後上報給大中正,經核實再上報司徒,司徒再核,然後交給尚書選用。

九品中正制一直為晉、六朝所沿用。但魏晉時,世族經常以其強大的勢力,影響中正官的考核,以致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門閥制度。九品中正制造成民間人才無法受到重用,讓世族獨攬朝廷人事的不公平現象。

到了隋朝,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改設進士科取士。唐承隋制,將科目增加至五十餘項,故稱為「科舉」,而科舉考試也因此得以制度化並逐步完善。宋朝時,把唐朝的科舉制度改良,採行新措施,制定一套更完備的辦法,而其主要目地是要防止徇私舞弊的現象發生。故自宋太祖開寶年間起,凡錄取的進士都要經過最後一關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名次也是皇帝欽定。自此,進士都是「天子門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門生。

宋朝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更進一步完善科舉的考試規則,以免考官或考生舞弊。因此,把在唐朝實行的「糊名」基礎上加以改良,另行「謄錄」,並派專人將試卷用正楷譽錄,避免考官認出考生的筆跡,保證閱卷的公正性。糊名,就是用漿糊把試卷上考生的姓名密封,以免考官給分時作弊。如唐朝劉餗《隋唐嘉話》:「武后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

此外,在考試時封鎖考場稱為「鎖院」,嚴禁出入,防止內外勾結作弊。如宋朝吳自牧《夢粱錄‧卷三‧士人赴殿試唱名》:「簾引訖,伺候擇日殿試。前三日,宣押知制誥、詳定、考試等官赴學士院鎖院。」

元初,蒙古人不重視開科取士,故停辦科舉。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才又詔行科舉,基本上還是沿襲宋制,但有兩點改變對後世有重要影響。一是不再分科,專以進士科取士;另一是考經義的內容如果涉及四書,就要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主要依據,這兩點變動成為明清時期八股文的基礎。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大體承宋制,共分四個階段,即童試、鄉試、會試、殿試。考試內容則與前朝不同,專從四書五經出題,規定考生必須以古人語氣來闡述經義,就如「代聖賢立言」,並以八股文為應考文體來作答。

四書,是宋朝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再加上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並作章句集注,又稱為「四子書」。五經,則是指易、書、詩、禮、春秋這五部經典,在漢朝時訂為「五經」。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凡是考題是從四書中出題,就稱為「小題」;若是從五經中出題,就稱為「大題」。而用五經文的文章寫法來做四書命題的題目,就稱為「小題大做」。

因此,久而久之,後人就引申為用小題目來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當作大事辦理。其實,也有存心誇大的意思。@*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通常人們對於一些德高望重、有卓越成就而深受眾人所景仰的人,會用泰斗來讚揚這些傑出人物。如文學泰斗、武術泰斗、學術泰斗、中醫泰斗、音樂泰斗……等等,那麼為甚麼要用「泰斗」來形容呢?
  •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借光」已經是很普遍的禮貌用語了。比如進出擁擠的電梯、火車、公車時,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請別人讓路時,總是會客氣的說一聲「借光」,含有打擾別人,請別人給予自己方便的意思。那麼,為甚麼要使用「借光」來比喻呢?
  • 人與人之間除了言語溝通外,書信的往來也是一種方式。書信讓人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體會,不管多遠都能得知彼此的近況。在古代,官府的書信傳遞大都是由信差騎馬,透過驛站來接力傳送;軍隊間的情報傳遞,就利用信鴿傳遞;而一般平民百姓則靠口信或親友傳遞信件,如唐朝詩人岑參《逢入京使》︰「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那麼,為甚麼書信又稱為「鴻雁」呢?
  •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使用到「毛病」這個名詞。專挑別人的缺點,我們會說挑毛病;東西出現了差錯、故障,就說是出毛病;長期好不了的疾病或有不良的嗜好、習慣,則叫作老毛病。那麼,為甚麼把缺點或錯誤稱為「毛病」呢?
  • 「解手」一詞在古籍中有許多記載,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何道就乘此機會,走到女牆邊,月亮去處,假意解手。」及《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少刻,寶玉出席解手,蔣玉菡便隨了出來。」另有《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敘了些寒溫,魏生起身去解手。」……等,句中的解手,都是排泄大小便的意思。那麼,為甚麼上廁所方便又稱為「解手」呢?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從來沒有過的事,或是第一次出現的事,往往會使用「破天荒」來形容。那麼,為甚麼前所未有的事叫作「破天荒」呢?
  • 往往有人對來訪的客人不是很歡迎時,總會明示、暗示的催促客人離去,客人就會說自己被主人下「逐客令」了。在《聊齋志異?卷十一?陳雲棲》也有記載:「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長伴老母。」另清朝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嘩,不獨耽誤嬌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那麼,為甚麼驅趕客人稱為「逐客令」呢?
  • 宋朝陸游《辛酉冬至》詩有:「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也是把過冬至視為添加年歲的節日;那麼,為甚麼說「冬至大如年」呢?
  • 在古書典籍中常可見到「社稷」又代指國家,如《禮記‧檀弓下》:「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及《三國演義‧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見崩摧矣!」那麼,為甚麼國家又稱為「社稷」呢?
  • 古時的「北」通「背」;古人說的「敗北」就是「打敗仗轉背而逃」之意,但漸漸不只是指戰爭失敗,也用來泛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