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韻舞春風:李煜〈浪淘沙〉

新唐人電視台
font print 人氣: 8562
【字號】    
   標籤: tags:

今天要和大家一同分享的,是南唐李煜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中名作:「浪淘沙」。

李煜字重光,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最後一個國君,所以歷史上稱他為李後主。生於西元937年,逝於西元978年,年42歲。他在即位之初,就面對了北方日益強大,虎視眈眈的宋王朝,他採取了年年納貢,並降格稱臣的方法,求得了一時的苟安。後來宋朝還是發動了十萬大軍,圍攻南唐京城將近一年,最後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在他四十二歲生日那天,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李後主的儀態俊美,天資聰穎,精通音律、能詩善畫,又浪漫多情,他與大、小周后,兩位絕世美女間的愛情故事,在歷史上傳頌一時,而在文學藝術上,又是一個奇才。可惜他生在帝王世家,一生從九五之尊,淪落到成為極盡屈辱的階下囚,所歷經的大起大落、苦難無常,使得他的文學生命也峰迴路轉,因而落盡繁華,更顯出動人的力量。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名作:〈浪淘沙〉吧!這首詞是李後主降宋後,被擄到汴京軟禁時所作的,詞中表達了他對故國、和往日情景的無限思念,及在現實中的淒涼心境: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詞的上片,是從倒敘開始的,描寫夜半夢醒之後的光景:「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闌珊」,是衰殘之意,「春意闌珊」,就是說春天將要逝去了。「羅衾」,是綢緞的錦被。晚春的深夜,在枕上聽到珠簾外一片潺潺的雨聲。眼看著,這美好的春光又要過去了。可是在這夜半的五更天時,卻只感覺到連錦被也抵擋不住的蕭索春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身是客,指自已被拘在汴京。一晌,一會兒。貪歡,貪戀夢中的歡樂。剛才在夢中啊!暫時忘卻了自已的苦難,彷彿還依舊是在往日的宮中哪!那兒的燈火通明,薰香繚繞、自已被雪膚花貌的嬪妃簇擁著,通宵達旦的歡樂直到天明,多麼歡暢得意!悠揚的鳳簫絲竹,聲徹水雲,明艷照人的周后依偎在身邊,這片刻的歡愉,好不讓人依戀哪!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獨自晚眺著,這無盡的江山遙遠,深感到故國已是「別時容易見時難」。這其中蘊含著所有的留戀、絕望……等等的情緒,真是字字血淚,令人感慨難以自已。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裏後主以靈動的比喻,進一步把所有的悲愴和痛苦,推向了最高峰。眼前的這落花凋零的春天殘景,已經盡皆付諸東流水了。逝去的時光,永遠不可能再回來了呀,破碎的夢怎能再重圓呢?就像是天上和人間,永遠有著嚴不可破的巨大屏障啊!

由於得天獨厚的才華與顯貴的帝王世家,李後主早年的詞作多綺麗柔靡,像是他的〈一斛(音弧)珠〉:

晚妝初過,沉(音陳)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音邑)殘殷(音嫣)色可,杯深旋被香醪(音勞)涴(音渥)。繡床斜憑嬌無那(音懦),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音拓)。

這首詞寫著後主宮中夜夜笙歌的景象,宮中的美人兒怎麼風情萬種的喝酒,怎麼唱歌,最後怎麼嬌滴滴地凝望著心上人,斜靠在繡床上撒嬌。她口邊含著絨線嚼著,一邊笑著一邊把嚼爛的絨線向心上人吐去,這首詞活生生地描畫了出來,後主宮中生活的香艷縱情,和他年少輕狂的帝王風流。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很少有像後主這樣的文學家,在短短的一生中,從富貴榮華,貴為人君,最後卻是山河破碎,淪為囚徒。這種獨特的命運、遭遇,和生命中所歷盡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讓他刻骨銘心,至此繁華落盡,完全走入了另一個新的境界中去了,此時他的詞作有了極劇烈之轉變。以國破家亡之悲,替代了歡娛縱情;以悲愴淒楚之音,替代了濃豔旖旎。從亡國到他被毒死,這段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年,但他所有不朽的作品,卻都是在這時候寫的。這時他的詞己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沒有絲毫的雕琢痕跡。他的詞,像是白話一樣,包含的卻是一般人難有的,也難以體會到的情感。王國維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所有人生中的苦難和血淚,卻造就了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從這個評論我們可以說,中國歷史中流傳下來的,這些文學上的瑰寶──「詞」,正是由於後主的出現,讓她由俚俗之曲,變成了真正有血肉、有深度的的作品,也為宋詞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境界。

中國的詞是在隋唐時興起的,發展於唐朝,成熟於五代,繁榮在宋朝,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顆美麗的明珠,至今仍有千百位詞人留下了許多的佳作。如果論詞的發展,後主當為開山宗師,後面再續之以晏殊、柳永、陸遊、姜夔等名家;到了蘇東坡、辛棄疾時,整個氣象又為之一變,開啟了豪放一派,宋詞發展到這樣,在歷史上真可說是不朽了!而後主在詞學上表現,又是那樣的獨特不凡,使人的心靈震撼,難以忘懷,對於後世詞的發展,更有著空前絕後的影響。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獨自暮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千百年來,人們一再嘆息著,後主錯生在帝王家的遺憾,而更令人欣賞的是他的才氣,及他那氣象深沉,餘意綿綿的詞作,更珍惜的是他為中華文化所留下的這些無價的寶藏。

--新唐人電視台節目.【天韻舞春風】--
新唐人電視台http://www.ntdtv.com/xtr/b5/aMain.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起句「誰家玉笛暗飛聲」就將人帶入一個高遠空靈的意境;「暗」字用得尤妙,把那種幽微、隱約表達得淋漓盡致…
  • 相傳張果老遊戲人間,變化多端,擁有長壽祕術、隱身術還有一指神功;...他為何總要倒騎驢呢?
  • 歷史上這位倒騎毛驢,滑稽可愛的老神仙張果老,故事傳說深入民間。而他的來歴,不只是平民百姓有著濃厚的興趣,連天子都非常的好奇呢!話說唐玄宗好不容易,將他召請入宮後,因為知道他變化多端,就找了一個能夠看見鬼的人,來看看張果老是何許人。這個人到了皇上跟前,就說:「張果老在哪裡?讓我來看一看。」其實張果老早就站在他面前了,他卻看不見。
  • 今天我們所要欣賞的〈水調歌頭〉,是蘇軾在宋神宗熙寧九年時,酒醉後抒情,懷念弟弟子由所作的。這首詞備受後人的讚譽和喜歡,是蘇東坡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其中很特別的是,連描寫英雄好漢的小說《水滸傳》裡,都引用了這首詞。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王勃每次寫作前,都會先磨好幾升墨汁,躺在床上構思;靈感一來,就忽地坐起來,縱筆疾書..
  • 杜甫博覽群書,所作的詩格律嚴明,縱橫博大,氣質沉鬱,力透紙背。而且情感真摯,細膩感人,每一個字都經過千錘百煉。在唐朝詩人中,杜甫是被歸類在「盛唐」詩人的時代。
  • 「桃花源」之所以美,並不只是因為桃花美,最主要是那兒的人心美,人人都純淨真誠...
  • 今天要和大家共同欣賞的是,唐朝王維的詩:「田園樂(其六)」。

    王維字摩詰,生於唐武后聖歷二年,逝於唐肅宗乾元二年,年六十一歲。他的一生才華橫溢,不僅詩文絕佳,而且精通音律、書法和繪畫,在青年時期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其多才多藝可見一斑。

  • 宋祁《鷓鴣天》是很招人喜歡的一闋詞,不但構築了邂逅佳人的畫面,抒發出一見傾心的深情;更令人稱奇的是作者宋祁真實版的浪漫故事——狹路相逢的「奇遇」,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宋祁為什麼能有如此的幸運呢?除了他才情洋溢,更因他生逢其時,得遇明君宋仁宗成人之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