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時節憶唐人 費城掀起東方熱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4月11日訊】 【大紀元記者潘美拉費城報導】4月5日(星期日),費城市區風和日麗,大費城日美協會舉辦的年度「櫻花節」進入高潮,費爾蒙特(Fairmount)公園裡好象一片花的海洋。粉白相間的櫻花中,游人如織、人頭攢動,數以萬計的費城人爭相來到這裡,體驗傳統東方文化的樂趣。人們帶著家人和親朋好友一起來賞花、踏青、游春、野餐,享受天人合一、溶於自然的樂趣。


櫻花綻放中的小女孩(大紀元圖片)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這本是詩人白居易描繪唐朝古都長安賞花的盛事,用它來形容今天費城人對櫻花節的喜愛,也不為誇張。在日本,說到賞花(花見,Hanami, Sakura),一般都指櫻花;在日文中,花字單獨使用時,也多指櫻花。

  費城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康妮‧邁克爾(Connie Michael)帶著她的學生們來參加日本和服的服裝表演。邁克爾教授說,她很傾心傳統的東方文化,它含蓄內斂、讓人回味,她也很高興學生們有機會來親身體驗一下東方文化的內涵。西裔學生愛麗莎說,穿上了日本和服,就馬上感到自己應該像淑女一樣,正襟危坐,舉止端莊,進退有據,不能放任隨便,這跟穿牛仔褲、跳爵士舞的的感覺很不同。另一位西裔學生簡說,參加了服裝表演的培訓,才體會到東方文化的「內力」,比如走路的姿態,都有一定的規矩;因為有了規矩, 思想比較容易集中,人好象也變得端莊穩重。


身穿和服的費城藝術大學舞蹈系學生(大紀元圖片)


  大費城亞洲文化中心的恩娜伽博士說,服裝也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傳統的日本文化其實淵源於中國的唐代文化。唐文化雍容華貴,非常大氣。」「但要深得東方文化的精髓,還須追溯到中國文化的本源。」恩娜伽曾經看過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全球漢服回歸大賽」, 她說,那些獲獎的作品真是純善純美、委婉典雅、瀟灑脫俗。

  據史料記載, 漢字自唐朝傳入日本,曾被奉為「正政之始」、「經藝之本」。 日本文字裡面很多都是漢字。在今天的日本,公司或政府部門在招聘人員時, 漢語是很重要的一條。用人單位對漢字能力強的求職者,總是另眼相看。許多大學生以通過「漢語能力檢定考試一級」作為求職的最高法寶。

  日本賞花的習俗淵源於中國唐朝的花宴。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朝學士許慎選每年春日都要擺設露天宴席,邀請親戚朋友觀賞花景。他設花宴,卻不設坐具。有人問他為什麼,他笑答,我有天然「花茵」,何必再設坐具!原來,他讓人收集花園裡掉落的花片,舖於地上,讓客人坐在花上。席地坐花,便成為文人雅士的時尚。曲江杏園探花宴,文采風流的宴飲與賞花題詩活動,是典型的唐朝文化。它後來流傳到日本,奠定了日本文化的基礎。賞櫻時節,人們在水邊設宴慶祝,在櫻花樹下席地而坐,載歌載舞、觥籌交錯,舉國迎接春天的到來。

  今年櫻花節有40多項活動,包括傳統習俗、文藝表演、美食、手工藝等。南澤西居民詹姆斯說,他和女兒最喜歡的活動是書法。他說看到女兒能拿起毛筆一筆一劃地寫方塊字, 感到很驕傲。他說,現在東方文化很「熱」, 讓孩子從小學習東方文化能使孩子更有智慧。


學寫漢字的西方小女孩(大紀元圖片)


  費城居民查爾斯‧福特(Charles Ford)是每年櫻花節的常客,他今年60多歲,身穿寫滿漢字的衣服,好象一位神清氣朗的道士。他說,他非常喜歡傳統的東方文化,研習佛教,因為東方文化裡面有很深的東西。福特先生追尋東方文化已有40多年,他認為東方文化中有他要找的精神層面上的啟悟(Enlightment)。 ◇


身穿漢字衣服的西方人(大紀元圖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費城櫻花節高潮﹕ 日式賞櫻4月5日舉行
組圖:美國華府櫻花盛開
組圖:日本櫻花綻放 賞花好時節
華府又到一年最美麗的季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