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聖祥:有一種無聊叫統計平均工資

標籤:

【大紀元4月12日訊】一項給公眾錢包做代言的統計數據公佈了:根據年度統計結果,2008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注]為29229元———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這裏有一個多餘的「注」字。事實上,這可一點都不多餘,恰恰是今年公佈這一數據的最大特點,或可曰「重大改進」。

  這個「注」透露的信息至少有:其一,統計尚未包括城鎮的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其二,統計的是勞動報酬總額,不論是否計入成本,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內;其三,統計的是個人稅前工資,並且包括個人交納的養老、醫療、住房等個人賬戶的基金;其四,平均工資為工資總額除以單位的年內平均職工人數。

  毋庸置疑,長「注」之下,所有類似「我的工資沒那麼高」的民眾疑惑,都成了無的放矢,都是「不瞭解統計規則」之「誤解」。首先,收入最低的私企職工不統計;其次,無論是端午節發的幾個粽子還是中秋節發的一盒月餅,都算你的工資;再次,你繳給國家的個稅仍然算你的工資,那些不可支配的社保資金更是你的工資;最後,即使你和你的8個同事全是窮光蛋,不幸的是,公司領導是千萬富翁,那麼你們公司所有人都將被統計成百萬富翁。

  在形式意義上,加「注」或許應該算是一種進步,至少省去了專家為向民眾解釋「數字在漲,感覺沒漲」之緣由的寶貴口水;但這樣的長「注」卻更像一出惡作劇,彷彿是宣告:我這數據是不可靠的,裏面有很多水分千萬別當真,逗你玩兒呢。

  可是我們必須得問:既然明知注水嚴重,為何不能先把水擰幹了,再來公佈數據呢?你公佈一個「水汪汪」的數據,公眾不還得自我計算扣除水分的比例嗎?

  有一種無聊叫統計平均工資。加了「注」的平均工資,裏面貯有多少「水」分?公眾見「注」不見「水」,統計局見「水」不擰「水」,我們不能一直這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周平均工資躍升至1166.50元
港上季平均薪跌2.1%
北京究竟有多少人年薪過了四萬?
舒聖祥:精神病院裡的罪惡何時才能清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