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畝森林十天砍光 橡膠狂熱籠罩西雙版納

【大紀元4月2日訊】西雙版納自治州州府景洪市,上世紀70年代還是一座繁茂的原始森林環繞的小城,而近年來種植橡膠的發財風籠罩著整個版納,車出景洪,沿途看到的都是剛放火燒掉,準備種植橡膠的林地。景訥鄉的上千畝熱帶雨林十天砍光,村民痛惜。

千畝熱帶雨林十天砍光

據《21世紀經濟》4月2日報導,該鄉賀孔村的村民刀福生說:「這幾片森林,我們幾代人都沒捨得砍,現在全讓他們砍光了」。刀福生說的「他們」是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天保公司、同源公司的老闆,還有這些公司僱傭的砍樹種橡膠的小工。

刀福生的腳下也是一片焦土。因交通不方便,森林又太茂密,橡膠園主通常會指示工人們砍倒大樹,能運走的運,運不走的燒掉。「10個人,上千畝的森林,10多天就砍光了。能運走的運到木材廠,不能運走的一把火燒掉,還可做橡膠肥料。」

刀福生指著一棵遺存的火跡斑斑的巨大樹樁說,「像這樣的百年古樹,他們還有點顧忌,不是直接砍,而是把樹根的皮剝掉,樹死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砍了。」

僅僅隔著一條瀾滄江,景象卻是兩重天——那邊,是西雙版納猛養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繁茂,瀕危動物亞洲野像在林中嬉戲。而江這邊,則是灰塵漫天,光禿禿的大山裸露著紅土。刀福生說,到雨季時,暴雨沖刷大山,紅紅的泥土匯入瀾滄江。

消失的熱帶雨林

當地村民說,當地政府背著他們把村裡集體所有的原始林地承包給了天保公司種植橡膠,導致毀林。

村民們出示該村《土地經營權證書》顯示,這10000畝林地為村集體所有。但景洪林業局給村民的回復文件則顯示,這10000畝林地由於各種歷史原因,現在屬於國有荒山。景洪市林業局局長易國南說,國有荒山荒地是可以轉讓的……。

是非已難查考,但現實是,這片森林就此消失,刀福生童年的記憶已蕩然無存。「以前,我們進這個森林,根本看不到頭頂上的太陽,樹密集得不行,人都走不了幾步,野象有時也會從野像谷竄到我們這邊的大森林裡來玩。」

因為村民們的抗議,幾片山地還有一個角落沒有燒盡,殘留了許多巨大的樹樁,還有幾棵粗大的依蘭香,孤單地佇立在路邊。刀福生說,因為這幾棵樹不好砍,它們才活了下來。

雲南民間環保人士張正祥指出,賀孔村那些被砍掉的樹,「很多樹齡都在100至300年以上。」刀福生22歲的表弟說:「我們也知道橡膠值錢,但只敢在自留地上種幾棵,從來不敢打原始森林的主意」。

版納的橡膠運動

但並非所有人都像刀福生他們這樣想,橡膠狂熱正籠罩著整個版納。西雙版納的州府景洪市,上世紀70年代時還是一座原始森林環繞的小城,而現在,車出景洪,無論往南還是往北,沿途看到的都是一片接一片剛放火燒掉,準備種植橡膠的林地。

在景洪市景訥鄉等車的間隙,不到半小時,就有包車司機和兩位當地人先後過來搭訕:「是來買橡膠樹的啊?我家還有一些呢。」

2007年間膠價暴漲時,西雙版納許多村落幾乎把所有能種的土地都種上了橡膠。眼下金融危機後,生膠行情有些回落,但雲南產生膠的中間價格仍在25000元/噸。女老闆說,「很多人都發財了,開著小車,蓋著別墅,我妹妹家有幾千棵橡膠,現在也蓋了大房子。」

越往景洪的南面,氣溫越高,橡膠樹開發越早,樹木越大。橡膠成為當地主要的產業,「橡膠是強縣之本」的口號鼓舞人心。橡膠林種植線還在向北延伸,最終,刀福生所在的景洪最北邊的景訥鄉也被圈入了橡膠盛宴。

原始森林慘遭厄運

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版納的第一塊生膠成為上世紀50年代造成。從那時起,版納農場第一次掀起橡膠熱,刀耕火種後,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砍伐,當時原始森林以每年1.5萬公頃的速度消失。

從1994年到2007年間,國際市場生膠價格暴漲900%以上,這刺激了版納的第二輪橡膠運動。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表的報告稱,全州橡膠林面積從1988年的116萬畝增加到615萬畝。現在,西雙版納的膠產業收入幾乎佔全州財政收入的一半。

與此同時,是原始森林的又一波厄運,版納的3個國家級森林保護區日益成為孤島。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馬友鑫研究組分析認為,西雙版納森林覆蓋率已從1976年的約70%降到了2003年的50%以下,近30年間共損失了約40萬公頃的熱帶季節雨林,其中很大一部份是被轉換為單一種植的橡膠林。

對於西雙版納來說,時時在蒸騰著橡膠暴利帶來的慾望,正磨刀霍霍向著還存活著的原始森林。「正科副科,不如橡膠樹栽兩棵」,這句話在當地廣為流傳。(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雲南西雙版納農墾局2千人堵路示威
雲南近四千退休職工堵路討生活費
研究:樹的死亡率在上升
最奢侈的極品 不奢侈的價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