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經營模式只能靠自己。

美學經濟,賺錢又美麗!(3)

施百俊

標籤:

決定了以後,下一個工作是選擇適當的策略類型。一聽到「策略」這兩個字,很多人也許要倒胃口,腦海裡出現目光如鼠、爾虞我詐的政客。但,要吐也請等一下,簡單的說,策略就是要決定你這門生意到底憑何立足?又該如何與其他人競爭?

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說過,基本策略類型只有三種(嚴格來說是兩種):成本領導 差異化。成本領導是指,如果你想做的東西和別人一樣,那就得做得比別人便宜,因為唯有如此,你才能賣得比別人便宜,才有競爭力。

這是台灣傳統企業一向採行的策略類型,最著名的是王永慶先生,勤勞儉樸、瘦鵝理論等等,大家都聽膩了,不再複述。在美學經濟中,成本領導策略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因為其前提(把東西做得和別人一樣)根本就不成立。

無論是「品牌」、「設計」、「服務」等任何一項價值來源,都必須建立在「新奇」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如果你賣的東西和別人一樣,消費者去買他的就好,何必來買你的呢?

而且,前文說過,在美學經濟裡,由於網路效應、先占優勢、套牢寡占等等因素,追隨者並沒有意義。

美學經濟經營一定是採用差異化策略,要創新!以新奇的服務和設計來鞏固品牌基礎,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品牌的認同感,賦予消費者某種奢華體驗,如此才會成功。

簡單說,你得創造、創新,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才行。如同村上隆所說:「對藝術家來說,構築獨自的經營哲學,跟作品一樣重要。所以必須自己創造自己。」@

摘自 《美學經濟密碼》 商周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學經濟,賺錢又美麗!(1)
美學經濟,賺錢又美麗!(2)
你準備退休了嗎?小心這4個心理危機
這個工作習慣會讓你看似「無能」 趕快改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