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退休了嗎?小心這4個心理危機

人氣 204

【大紀元2024年06月17日訊】(Deanna Ritchie撰文/大紀元記者吳蔚溪編譯)終於結束了幾十年朝九晚五、汲汲營營的職場生涯,過去每天要應付多少煩人的業務,那時根本不敢想像退休生活。但不知不覺中,你真的退休了,你可能又驚又喜,尤其頭六個月,有的人可能想立即去環遊世界,有的人可能想把西裝捐出去;有的人可能發現,要適應不上班的生活,比想像中還難。

現代人退休時會經歷一種變化,離開職場後,你會感覺活在另一個世界,一覺醒來,你的身分變了,體力負擔減輕,內心有種空虛感。日常事務和工作重擔一下沒了,這對你可能是打擊,也可能是解脫。以下是很多剛退休的人會面臨的問題,無論你從事哪一行,在退休之前了解一下都有好處。

1. 想念職場生活

你可能習慣每天被鬧鐘叫醒,或者有某種老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可能是心理上的,也可能是身體上。例如,如果你以前每天都要做重大決策,現在退休生活太悠閒,反倒覺得不安或無聊。你可能很想找些事情做,當顧問、當志工、培養新興趣,好像都不錯。

可能有很多公司團體賞識你的專業能力,但接下工作之前要考慮清楚。當高級顧問可以繼續接觸你專業領域的東西,但代價呢?有些公司會規定退休年齡,為什麼?因為那份工作很吃重。退休是你職場辛苦多年的最終回報,你應該好好享受與珍惜。實在閒不住,那就擬一個退休生活計劃。有一種晨間習慣既有益健康又提神醒腦。

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Big Four)待了37年的波特傑洛(Mike Portegello)最近退休了,他在博客談到自己的退休體驗:「我決定保留過去37年來的許多習慣,只是做了一些調整。」他說,「我每天依舊早起,然後計劃當天要做的事並設定欲達成的目標。我甚至還穿著襯衫和正式鞋子,我想過穿運動服,畢竟我退休了。」他把職場慣用的策略和工作習慣應用在退休生活中,只是做的事不同。

◎ 設定目標

你可以找不勞累的事來做,例如:玩數獨,可以鍛鍊腦力不傷視力;自己做早餐,做一份富含維生素、蛋白質、抗氧化物的早餐;運動,做肌力訓練可以增加骨密度和肌肉量;靜坐、檢視自我對話(monitor your self-talk)、背誦箴言,保持正向心態。

做完這些例行晨間活動,可以放鬆一下,如果你還不想休息,可以做什麼呢?波特傑洛建議你畫一張「藍圖」,把你想做的事和必須做的事大略寫下來,但注意不要排得太滿。如果很多人邀請你去當顧問或志工,你要三思,承接工作前要考慮是否會影響自己的退休生活。也許等半年或一年以後,再去過那種每週工作40小時的生活會比較好。

◎ 退休初期很關鍵

退休初期是自我調整和反思的階段,好好體驗退休自由自在的生活很重要。過早重回全職工作的生活,你會損失很多美妙的退休生活體驗,比如好好陪伴家人、做自己喜愛的事、享受悠閒時光。趁剛退休這段時間去嘗試一些新事物、到各地旅行,或者單純享受日常生活樂趣,等一段時間以後再考慮是否要重回忙碌生活。

波特傑洛建議:「我的經驗是,把你覺得重要的事情(無論你喜不喜歡)變成例行活動,比如有益健康、增廣見聞的活動。我本著這個原則來規劃日常生活,始終過得很自在。」

退休, 老人
避免退休後與社會脫節,可與朋友、昔日同事、親人聯絡,安排時間相聚,比如相約一起去看球賽、聚餐或度假。(Shutterstock)

2. 感覺與社會脫節

很多人退休後陷入了身分認同危機,也許你不以為意,但不自覺的就是會經常想起自己的職場角色。你求學階段努力念書,出社會後歷經幾十年的專業磨練,結果一夜之間,你從受人尊崇的專家變成一名局外人,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許多人退休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們沒有找出問題根源,變得很內向。沒有明確的身分、沒有策略目標,你可能會感到迷茫與焦慮。不要哀嘆自己「失去」什麼,要珍惜自己過去職場上的貢獻,例如你曾在大型開發公司工作,想想你為社會完成了多少建設;或者你曾在非營利機構工作,想想你改善了多少人的生活。

◎ 與業界保持互動

你可以找一份能繼續發揮己長的工作,比如去某個組織團體當志工,協助他們的同時,也是支持那項事業。你也可以加入一些專業群組,分享你的經驗,提供你的見解,幫助新手,提攜後進。總之,找你喜愛又不影響退休生活的事情做吧。

許多人發現,退休後失去的最大東西並非工作,而是朋友與社交圈。同事情誼來自共同經歷與長期相處,當你離開那樣的社交場所時,就容易感到寂寞,這種情緒可能有害身心健康。

想消除寂寞,就要替自己安排日常社交活動。主動與朋友、昔日同事、親人聯絡,安排時間相聚,比如相約一起去看球賽、聚餐或度假,把大家攏在一塊。約好時間後,大家就會如期赴約,不易臨時變卦。

退休後的人際關係也包括夫妻關係的經營,溫柔與讚賞是維繫浪漫婚姻最重要的兩個元素。 (ShutterStock)

3. 人際關係問題

退休後,你不必考慮還剩幾天特休假,也不再被業務纏身,你終於可以盡情做你想做的事了。許多人剛退休時,想連絡久未見面的老朋友,卻不太好意思。如果你以前都不參加朋友的年度聚會,現在想參加可能不敢開口,但跨出這一步卻很重要,這攸關你退休生活的福祉。對退休的人來講,寂寞是可怕的健康殺手,一定要重新建立你的人際關係,並好好經營。

退休前,你和配偶相處的時間可能時多時少;退休後,你們相處時間變得很多,這也許是好事,卻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你可能發現另一半啜飲咖啡的聲音很吵;夫妻之間還可能出現關係疏離、責任不均、不相往來等問題。遇到問題不要逃避,多用心經營夫妻關係,設法解決問題。

◎ 用心經營夫妻關係

高特曼(John Gottman)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學家與人際關係學者,特別擅長婚姻和夫妻相處(couple dynamics)。他在《成功婚姻七守則》(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一書中說,溫柔與讚賞是「維繫浪漫婚姻最重要的兩個元素。」 如果你需要重新建立彼此關係,就從小小的舉動做起,向另一半表達關愛之意,比如一聲問候:「早安」、「麻煩你」、「謝謝」。你也可以把關心的話寫在便條紙上;與對方一起回憶往事;說說你欣賞他哪一點。

你也可以尋求心理諮商,或與配偶一起去。離開職場的情感衝擊,可能會引起人際關係問題,並出現身分認同問題。退休後想獨力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可能很難,你也許不太願意接受心理治療,的確,這代人的觀念好壓抑情緒,不善向別人傾訴。然而,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改善人際關係,有助於療癒舊傷口,找到自己最好的一面。

4. 健康和老化問題

退休後,你可能要開始正視一些問題,例如:你可能要重新規劃醫療保險;你可能有拖延已久的病症;你平時可能不愛運動。

退出公司的醫療保險後,也許你會替自己規劃最好的醫療保險方案。也謹記醫師的囑咐,好好照顧身體健康。至於運動,如果你一向不愛運動,現在倒也不必太強迫自己。不過專家指出,對退休的人來說,想健康的衰老、保有心智健康,是需要運動的。走路是既輕鬆又省錢的運動,室內外都可進行。運動還能擴大社交圈,你可以邀另一半、小孩、朋友一起去運動,創造相處的機會。在公園、健身房、健身班也能認識很多志趣相投的新朋友。

上了年紀,行動力和認知功能會減弱,你的人生觀也會改變,因此身體老化、思想成熟都是必然的狀態。如果你有家族病史,身邊有有很多親人病故,你可能會非常憂慮。退休之後,你可能還會驚覺體力大不如前。多注意自己身心兩方面的感受,理性正向的看待這些事。退休後要好好照顧自己,也要接受自然老化的現實。

結語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起跑點。把握你人生下半場的機緣,放輕鬆,你已有穩定的財務基礎,可以盡情的去探索新事物了。

想想你過去上班時有哪些想做而沒做的事,現在可以好好彌補一下了。退休是重新認識自己、重新經營人際關係的好時機,你將有新的人生樂趣、新的人生目標,以及新的成就感。

原文:Beyond Finances: What Nobody Tells You About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Retirement刊登於Due博客網站。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4。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沈少棋

相關新聞
退休金越早存越好 退休儲蓄怎樣規劃最好?
退休後過健康富裕的生活 投資房地產是捷徑
退休前五年  你應該做好這9件事
退休生活:用 401(k) 買房的利與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