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辯論重賞舉報能否遏制貪腐

標籤: ,

【大紀元4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洵華盛頓報導)在中國,貪腐是個常議不衰的話題。關於如何治理貪腐,政府在提,民間也在議,各種藥方紛紛出籠。近日,一位網絡評論人士又提出重賞勇夫的對策。但是,一些中國政治觀察者表示難以認同這樣的建議。

簡單而有效反腐辦法?

活躍於網絡論壇的時評人士冼巖近日在中文網站多維新聞網上提出了一個他稱之為最簡單而有效的反腐辦法,那就是重獎舉報。

冼巖在文中說,「中國的腐敗久治不癒,貪官越抓越多。很多人說,腐敗是人性自利使然,死的制度管不住活的人,全世界都這樣。」

他認為,其實用一種非常簡單的辦法就可能化解這個問題。他說,這個辦法「具體說就是重獎舉辦:只要發現有貪腐行為的具體線索,就可以舉報;政府對舉報行為不但保護,而且重獎,並且獎勵之重,要重到使人人奮勇爭先」。

冼巖說,在舉報貪腐方面,知情者常因事不關己,或者畏懼報復,或因舉報之難而不願行動。但是,他認為,在重獎之下,必然出現許多不懼危險者。冼巖希望把舉報由所謂「逆人性」變成「順人性」,也就是人的自利性;只有讓反腐舉報變成一項高收益工作,即便有風險,也會吸引眾多人以此為業。

一些網友就冼巖文章發表跟帖,表達了不同意見。有人說,這種「以毒攻毒」的辦法不妨一試。另有網友說,冼巖的辦法是在「鼓勵人人當特務,讓妻子舉報丈夫,兒子舉報老子,下級舉報上級,人人自危,30年前我們中國人不就是過著這樣的日子嗎」?

章立凡:意圖良好但缺乏有效性

北京近代史學者章立凡相信冼巖的意圖是良好的,但是他對這種方式的有效性表示懷疑:「在我們這種比較不透明的體制之下,很多舉報人的材料未必能夠被有關部門重視。有很多可能還會被被舉報者獲得,然後舉報人遭到打擊報復、坐牢等等。所以我想如果沒有一個能夠保障民主監督的體制,單憑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方式未必奏效。」

章立凡強調,必須要有獨立的、不受權力左右的監督體制,才能做到民主監督及清除腐敗。

陳永苗:從技術層面討論體制問題無意義

北京的憲政學者陳永苗也對冼巖的建議表示異議。他認為,腐敗其實是極端政權下的必然產物,這種在技術層面的討論沒有意義:「冼巖的這種說法是體現了民間的,或者是所謂的『新權威主義者』想通過技術細節的不斷進步,能夠根治腐敗問題。我覺得這種事情,有提沒提都是一樣的,基本上頂多就是作為一個談資。」

陳永苗說,共產黨自己的理論家起初就提出了這個內在痼疾,例如盧森堡當年就批評說,列寧搞這種專政的政黨就很容易墮入腐敗。他說,冼巖等人提出的這類技術細節性建議反映出人們的反腐願望,無法加以推動,也不會被當局採納。

他說:「它這種革命政黨本身就是必然如此。極端的辦法就必然帶來極端的代價。這個是毫無疑問的。所以說,這種技術細節上的討論沒有甚麼用處,共產黨也不會採納。」

貪腐問題將危及經濟及社會穩定

美國華盛頓智囊機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一份有關中國腐敗問題的報告說,如果無法遏制在中國官員間蔓延的貪腐問題,它終將危及未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穩定。中國問題專家裴敏欣在它撰寫的這份報告中說,儘管中國政府制定了1200多條針對腐敗問題的法規,但它們要麼沒有得到有效執行,要麼行之無效。

他的報告發現,中國在押貪官只有3%,這使得腐敗在中國成了一種高收益、低風險的行為。裴敏欣的報告說,雖然貪腐問題目前還沒有導致經濟增長偏離軌道,或引發社會革命,但任何有關中國能夠無限度吸納貪腐代價的想法都是愚蠢的。

許多分析者認為,中國要有效遏制腐敗,必須在政治體制上進行變革。雖然中國最高領導人曾公開對蔓延的腐敗問題表示關切,但是不少觀察人士認為,由於擔心權力受到威脅,中國的高層領導可能並不想真正觸及地方官員的利益。

關鍵詞:中國,腐敗,貪腐,貪官,舉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舉報村支書勾結陳良宇搞圈地運動(續三)
中國很多人為何不積極舉報腐敗
福州當舖保安為舉報貪官挾持3女職員
人肉搜索成中國反腐利器 仍需制度防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