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30年後美國在利比亞再度升起國旗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14日電)去年9月美國國務卿萊斯與利比亞強人格達費舉行歷史性的會晤後,美國駐的黎波里大使館升起美國國旗,這是將近30年來的頭一回,象徵兩國關係進一步改善。

格達費(Muammar Gaddafi)在1969年領導軍事政變,罷黜利比亞國王伊德瑞斯(King Idris),次年即下令關閉位於多布魯克(Tobruk)的英國空軍基地和在的黎波里(Tripoli)的美國空軍基地,並將義大利移民的財產收歸國有。

由於格達費不斷加強反西方政策,美國在1972年撤回駐利比亞大使。隨著利比亞根據不結盟原則而與美國漸行漸遠,加上格達費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等好戰團體並巴結蘇聯,美國在1980年關閉駐利比亞大使館。

1981年出任美國國務卿的海格(Alexander Haig),甚至將利比亞形容為「蘇聯的附庸國」,以及「蘇聯主持的恐怖分子訓練營」。

美軍於1981年8月在利比亞宣稱為領海的蘇爾特灣(Gulf of Sirte)上空,擊落向美國戰機挑戰的兩架利比亞SU-22戰鬥機。

中央情報局聲稱攔截到情資顯示利比亞涉及炸彈攻擊美軍人員光顧的一家柏林舞廳後,美軍在1986年4月轟炸利比亞軍事設施、的黎波里與班加西(Benghazi)住宅區以及格達費的寓所,造成100多人喪生。

1988年泛美航空公司班機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爆炸後,美國與英國在1991年起訴兩名涉嫌在泛美班機上安置炸彈的利比亞情報人員。由於利比亞拒絕交出嫌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先後在1992年3月與1993年11月通過制裁利比亞決議案。

然而,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1998年訪問利比亞,以及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出面呼籲後,利比亞在1999年改變政策。在涉嫌炸毀泛美班機造成270人死亡的情報人員抵達荷蘭接受審判後,安理會中止了對利比亞的制裁。

在2001年美國遭到911恐怖攻擊後,格達費立即譴責此一恐怖主義行動,並敦促利比亞人捐血協助美國受害者。

直到2003年利比亞政府宣布放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長程飛彈,並支付將近30億美元賠償泛美航空與1989年被炸的法國聯合航空公司(UTA)班機受害者家屬後,美國才在2004年解除許多經濟制裁措施,並與利比亞恢復某些關係。

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在2006年5月表示,由於利比亞繼續承諾揚棄恐怖主義,美國會在決定將利比亞自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黑名單剔除後,與它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2008年8月美國與利比亞簽署協議,彼此承諾賠償炸彈攻擊造成對公民的損害,萊斯在9月成為1953年以來訪問利比亞的首位美國國務卿。

萊斯在的黎波里與格達費進行歷史性會晤後宣稱,雙方雖仍有歧見,但是兩國關係已邁入「新階段」。

儘管美國兩年前已在的黎波里重設大使館,布希總統也在2007年7月提名克里茲(Gene Cretz)出任駐利比亞大使,美國參議院直到去年底才同意此一任命。克里茲在12月17日宣誓10天後抵達的黎波里就職。

克里茲13日主持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館的升旗典禮。分析家表示,在將近30年後再度在的黎波里升起國旗, 象徵美國與這個北非國家進一步改善關係。

相關新聞
美特使:對話大門仍然對北韓敞開
美國延長制裁敘利亞一年 
英船公海運核廢料赴日  美議員提案譴責
美國將延長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