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評中國:趙紫陽回憶錄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16日訊】(美國之音報導)以下是美國各地主要媒體有關中國的社評。社評所反映的觀點為發表社評媒體之觀點,並不一定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華盛頓郵報*

在趙紫陽回憶錄英文版即將出版之際,華盛頓郵報星期天版發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裡夫賽德分校教授林培瑞的一篇書評,題目是《內部真相曝光—趙紫陽死後繼續戰鬥》。書評說,1989年反對出動軍隊鎮壓抗議學生的前總理趙紫陽在四年前去世之後,中國高級領導人成立了一個“緊急情況應對領導小組”,宣佈中國進入“特別敏感的時期”,命令武警處於特別戒備狀態,並命令鐵道部對前往北京的旅客進行甄別。假如說中國的統治者當初對趙紫陽去世是這樣的反應,那麼,他們對趙紫陽身後出版的回憶錄又該是一種甚麼反應呢?趙紫陽在日記中反覆強烈批評那些進行阻撓、推托推諉的中共領導人,而那些人的同盟和繼承人現在繼續在中國掌權。

林培瑞的書評說,這個因共同利益而聚在一起的群體有時候需要犧牲一個不合群的成員。1989年,中國改革的主要設計師、當時共產黨總書記趙紫陽就成了這樣的一個犧牲品。他當時要求就戒嚴問題展開對話,解決北京要求民主的示威者的問題。1989年5月17號,他的意見被否決,5月19號,他被剝奪權力。6月4號,軍人在北京的街道上對示威者開槍,被打死的人數以百計。趙紫陽隨後被指控“分裂黨”,“支持動亂”,並被軟禁,直至2005年去世。

林培瑞的書評說,被囚禁也使趙紫陽有機會博覽群書,廣泛思考中國的歷史和現狀。在新近出版的《國家的囚徒》一書中,趙紫陽最終得出結論,認為中國需要新聞自由、結社自由、司法獨立,中共應當放棄權力壟斷,中國最終需要實行議會民主制。

本篇英文全文網址: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9/05/13/AR2009051302392.html?hpid=moreheadlines

*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一篇沒有署名的評論,題目是《趙紫陽的復仇–他講述他所經歷的天安門事件以及中國的民主》。評論說,在天安門廣場屠殺20週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歷史對中國的未來跟以往一樣關係密切。即將出版的已故趙紫陽的回憶錄就顯明瞭這一點。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趙紫陽提倡經濟自由化,並以為推進農村經濟改革而在中國農民中享有聲望。1989年春天,他表示同意學生的要求,認為中國需要政治透明,減少貪污腐敗,增進新聞自由。就像他的秘書鮑彤所說的那樣,趙紫陽的政治敵手最終用陰謀詭計扳倒了他。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說,趙紫陽回憶錄給讀者展示的不僅僅是一堂歷史課。中國現今的領導人,其中包括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之所以有今天,是得益於1989年的政治事件。胡錦濤那一年在西藏進行血腥鎮壓而受到了“當時中國最高領導層的”讚揚,他因此間接受益。溫家寶則一度把趙紫陽看作是自己的提攜人,但他似乎並沒有受到趙紫陽的信念的影響。但是,這一代中國領導人不會永遠掌管中國。

在發表上述沒有署名的評論的同時,華爾街日報還發表了趙紫陽的前秘書鮑彤的文章,題目是《天安門那裏到底發生了甚麼?》鮑彤的文章說,趙紫陽1989年之後被軟禁16年。在被軟禁期間,他把自己的“歷史”證言進行了錄音,他的回憶錄顯示,1989年是可以避免流血的。

本篇英文全文網址: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24234178868121273.html

****

以上是美國各地主要媒體有關中國的社評。社評所反映的觀點為發表社評媒體之觀點,並不一定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關鍵詞: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趙紫陽回憶錄英文版,林培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5月通脹降溫 消費支出溫和成長
巴菲特披露遺囑 遺產全部捐給新慈善信託基金
南加州學區暑期項目 讓家長安心上班
【新聞大破解】A股又跌破三千點 經濟多癌併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