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日專家鑑定出毒菇中之致命毒素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翁玲編譯報導)日本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成功鑑定出近年來在日本導致七人死亡之毒蘑菇中的毒素。

《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指出,由日本京都藥科大學(Kyoto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所主導的研究團隊宣稱,他們已經成功分離出亞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中的有毒物質,並已確認其毒性。此毒素的化學名稱為cycloprop-2-ene carboxylic acid,其結構僅含有四個碳原子。

參與研究的成員之一Kimiko Hashimoto表示:「我們很確定這個毒素會讓老鼠產生嚴重的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這代表此毒素是導致蘑菇中毒的關鍵。」

橫紋肌溶解症是一種由於肌肉傷害,導致骨骼肌組織快速受損的病症。此症狀會導致肌紅蛋白(myoglobin)釋放到血漿中,使得血液原有的電解質與酸鹼平衡被破壞,而造成血液酸中毒或心律不整;而肌肉當中的蛋白質或毒素則可能會傷害腎臟,造成急性的腎衰竭,經血液循環而傷害腎臟。而這些日本受害者的尿液中都發現有肌紅蛋白。

Hashimoto說:「成人只要食用兩、三個這種毒菇就會死亡。」他還表示,醫生碰到這種的症狀時必須想辦法保護患者的腎臟,橫紋肌溶解症會產生大量的肌紅蛋白(myoglobin),對腎臟造成很大的負荷,讓腎臟功能受損進而造成死亡。

在法國和波蘭也發現有人食用其它種類的蘑菇-「油口蘑」(Tricholoma equestre)而導致死亡。他們同樣也被發現產生橫紋肌溶解症狀。Hashimoto呼籲進行更多研究來分離那類蘑菇的毒素。

專家表示:由於菇的種類繁多,外觀又相似,因此如何分辨毒菇是一個難解的問題。毒菇的外觀各異,很難用幾個通則來鑑定它們。有人認為顏色鮮艷的菇一定有毒,但怡紅菇、絨紫紅菇,外觀美麗卻是無毒可食,而灰鵝膏、鱗柄白毒鵝膏看來不起眼,卻含有劇毒。為確保不誤食毒菇,建議讀者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特別是長在海邊或松樹下的蘑菇,才是較為安全的做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